今日,我們迎來了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標誌著進入寒冷的節氣-冬至。冬天是儲存“健康”最好的季節。俗話說“秋收冬藏”,冬季閉藏,萬物休整。人應該順應季節,在冬季養生的要點主要在於“藏”,要注意收氣斂神,保持肺部清爽,同時防止過度開洩。主要從以下三點做起,養出來年健康一年。
藏:重點保護呼吸系統
冬季雖然寒冷,但是空氣比較乾燥溼度較低,加上暖氣比較熱,呼吸系統疾病成為了冬季的主要疾病。建議儘量增加空氣的溼度,可以在家裡的暖氣搭上一條熱毛巾或者使用加溼器,同時注意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的充足和保持呼吸系統的溼潤。一般情況下,室內的溼度在30%-60%比較合適,這樣的溼度下,人體是感覺最舒服的。
穿:兩個部位注意保暖
進入冬至之後,氣溫下降比較快。冬至的養生怎麼能少的了保暖呢,身體暖暖的,血液迴圈才會正常,抵抗能力也會更加強壯,避免生病。
保暖首先強調的是頭部和腳。頭部的血管非常密集而且細小,散熱量也比較大,耗氧量也是身體部位中比較大的。根據相關的研究發現,當週圍的氣溫為15度時,頭部散發的熱量是人體總熱量的30%。中醫上講“陽氣匯於頂”。因此頭部的保暖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頭部保暖能夠減少腦卒中的發生機率。
中醫上講“陰氣匯於足”,腳距離心臟的位置是最遠的,血液的供給比較少,另外腳上的脂肪比較薄。腳一冷全身都會感覺冷,會引起呼吸道粘膜的收縮,抗病能力下降,感冒、咳嗽等頻頻發生。因此,冬至腳部保暖很重要。
補:冬季進補不可少
人類到了冬天之後也進入了“封藏”時期,這個時候食用進補的食材、補品、補藥,可以讓營養更好的吸收進入體內,從而為來年打造良好的基礎。醫學家們也證實,冬天調養的好,春夏季節能夠少生病。
冬季常用的滋補食物有:牛肉、羊肉、、海參、魚類、蘿蔔等;中藥材有:靈芝、西洋參、人參、當歸、鹿茸、冬蟲夏草等;比較常見的食補同源補品有:龍眼乾、枸杞、紅棗、百合等。另外一部分醫院推出了冬季養生湯方,也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
在進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咳嗽、發熱,或者在疾病沒有痊癒的時候,不要盲目、隨意進補,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應該諮詢醫生後再適當進補。
冬季養生,防寒保暖,適當進補,同時注意規律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在新的一年中,身體會健康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