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打工人工作一整天回到家,洗個熱水澡,簡直是夢般的體驗,累積的疲勞似乎馬上就給沖走了!

雖然洗澡很爽、很舒服,但是洗的太勤、太乾淨,也會對面板造成傷害。

有些面板病也就在洗澡中“製造”出來的,比如最常見的乏脂性溼疹

一 什麼是乏脂性溼疹

乏脂性溼疹又稱乾燥性溼疹,主要是因為面板角質層屏障功能受損,修復能力下降和保溼不足產生。,

輕度一般表現為面板乾燥,因乾燥而引起瘙癢中度在反覆搔抓後會形成「癢——抓——癢」惡性迴圈,還會引發炎性程度不同的紅斑、丘疹,或伴糜爛及滲出重度的時期面板可見皸裂,如「鋪路石樣」外觀

圖片來源於網路

冬天洗澡,很多人沿襲了夏天的習慣每天洗。怕清水洗不乾淨於是沐浴露和搓澡巾雙管齊下,由於天氣冷,還喜歡用特別燙的水洗。

事實上,冬天這樣洗澡很可能洗出一身的面板病!

二 乾燥性溼疹是怎麼作出來的?

1、頻繁洗澡

頻繁洗澡過多的洗澡次數,過長的洗澡時間,會破壞我們面板表面的保護層—皮脂膜。

使面板水分蒸發加快,加重面板乾燥,從而出現乏脂性溼疹。

2、高溫反覆沖洗

在高溫的作用下,面板末梢神經被麻醉,感覺遲鈍,瘙癢緩解。

而熱水不僅會使面板屏障功能被破壞,還會帶走皮脂和水份,當面板恢復到原來溫度時,反而會更乾燥更癢。

3、肥皂或沐浴露的頻繁使用

無論是香皂還是沐浴液,都是透過鹼性的皂鹽或者表面活性劑,起到清潔作用。

在清潔面板的同時,也會破壞皮脂膜和削弱面板表面屏障,丟失了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生理防線,從而產生乏脂性溼疹。

4、不停抓撓

反覆搔抓會激發面板的自我防禦機制,即增厚變粗糙,面板越來越厚,越抓越癢,形成惡性迴圈。

面板是人體最重要的屏障之一,有防止體內水分、電解質及營養物質丟失的屏障功能,因此需要正確洗護和保養面板。

三 冬天洗澡正確的開啟方式

1、控制洗澡頻次

秋冬天氣寒冷,人們普遍少出汗,每週洗一兩次澡,已經能滿足基本的清潔需求。

洗得太頻繁,反而容易把皮脂也一併沖洗掉。

2、水溫以面板體溫為準

冬天的時候40℃左右比較合理,這個溫度對肌膚的刺激較少,具有很好的清潔效果,能夠幫助清除肌膚上的汗液汙漬。

過熱的水反而會破壞面板表面油脂,使毛細血管擴張,還會加速面板乾燥、老化速度。

3、控制沐浴時間

冬日洗澡,時間不要太長,一般淋浴 10分鐘—15 分鐘完全足夠了。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 20 分鐘。

洗澡間隔時間長也可適當放寬沐浴時間,但不宜超過20分鐘。

4、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保溼劑

一般膚質或油性肌膚使用水性保溼乳液就可以對付幹癢問題。

但中老年人、乾性膚質、異位性面板炎等人群的冬季幹癢和溼疹,需要使用同時能吸水和鎖水的油性保溼乳霜或油膏、凡士林和嬰兒油等。

油性保溼劑可選擇含有吸水劑(例如甘油、尿素等),以及防止水分丟失的儲水與鎖水劑成分(如角鯊烯、荷荷巴油、礦物油、橄欖油等)

5、貼身衣物的選擇

內層貼身衣物要選擇穿柔軟的棉質衣服,不要毛料衣物直接磨擦或刺激面板,以免引發或加重乾燥性溼疹。

14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慢性腎病和高磷血癥那些不容易斷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