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本文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 陳小燕

未病是什麼意思?

從字面來看也可以很好理解

未病,就是沒有生病的時候

那麼治未病

就是指在沒有生病的時候就進行治療

治未病也是近年來一直被人們關注的話題

主張在未患病的情況下進行適當“治療”

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據統計2型糖尿病患者高達1.14億,如果算上糖尿病前期,數目已超2億。相信肯定很多對自己身體狀況不太瞭解的朋友想問,對於糖尿病而言,能否“治未病”呢?

本期陳醫生說糖

就來和大家一起詳細聊聊

糖尿病能否“治未病”

糖尿病的“未病、將病、已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小燕指出,我國《黃帝內經》中就有“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將病、下醫治已病”的名言:

“高明的醫生能綜合評估健康風險,從而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將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在疾病早期就能發現並治療的醫生醫術次之;下醫無能,直到疾病終晚期了,才知道疾病的存在。”

如果將糖尿病的過程用“未病、將病、已病”的概念劃分,那麼,“未病”相當於亞健康人群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將病”相當於已確診但還未發生併發症階段(即糖尿病早期),“已病”則相當於已發生糖尿病併發症階段。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奇怪了,為什麼“已病”不是指糖尿病呢?陳小燕解釋,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高血糖蠶食全身各個臟器,從而誘發從頭到腳的併發症,如大腦、眼睛、口腔、耳朵、心臟、肝膽胰胃腸、腎臟、全身面板、神經、血管等。在未發生上述器官的損傷時進行有效的干預,仍然能幫助糖友們達到正常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因此,我們將僅有高血糖的階段視之為“將病”。

陳小燕指出,通常情況下,如果糖友還未發生併發症,是有很大機會逆轉病情的,也就是可以迴歸到不吃藥、不打針的狀態,有些糖友只要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甚至與健康人無異。而對於還處於“未病”的亞健康人群以及糖尿病前期,自然也可以“治未病”。

自查高危因素 及時介入

陳小燕指出,糖尿病治未病最核心的方法就是祛除高危因素,所以人們如果想針對糖尿病治未病,第一步就是自查高危因素:

有無家族史:根據調查發現,糖尿病與遺傳有著密切關係,如父母、兄弟姐妹患糖尿病,則其患糖尿病機率會高2~4倍。有無肥胖:如體重質量指數達到超重或肥胖範圍,即身高/體重的平方(BMI)>24kg/m2;或體型呈水桶腰(女)或者啤酒肚(男),則其患糖尿病機率增高。有無不良生活習慣。如好吃懶動,尤其偏愛吃高熱量食物或口味重者、長期作息不規律(如熬夜)等。

第三點,與其說是高危因素,不如說這就是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這也是糖尿病成為我國常見慢性病的原因之一。

既然潛在高危因素擴散範圍這麼大,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行治未病呢?陳小燕指出,當符合以下條件時,就應積極干預:

超重肥胖;血脂異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不良生活習慣,加之體重進行性增加;年齡超過45歲。糖尿病治未病這麼做

很多人望病生畏,覺得治病就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多金錢精力和時間的苦事,看到糖尿病治未病就覺得“真的可以治嗎?我能堅持下來嗎?”其實不必過度緊張和擔心,陳小燕指出,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的心態,將大大增加遠離糖尿病的機會,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自我檢討:自我審視生活方式,儘可能改變不良習慣。定期做系統的檢查:針對家族史和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檢查。如針對糖尿病應定期篩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雖然糖尿病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超過7mmol/L,糖化血紅蛋白高於6.5%,但當數值接近診斷標準時,就要及時積極干預。積極處理高危因素:如肥胖應積極減肥,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者(即外形呈水桶腰或啤酒肚者);對異常的血脂、高血壓、高尿酸水平以及血黏稠度高等都應該積極治療。飲食和運動:糖尿病飲食實質上是健康飲食,健康人群也提倡遵循類似糖尿病飲食的標準,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對於很多代謝類疾病均有預防作用。保持樂觀的情緒:情緒對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當長期承受過大的心理壓力時,不僅容易發胖,也容易誘發糖尿病。

以上幾點雖然說是糖尿病治未病的方法

但只要堅持做到健康飲食,積極樂觀

相信能預防的肯定不僅僅只有糖尿病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

編輯/李美諄

#糖尿病##糖尿病治療#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健康長壽防慢病如何做?“吃、動、心”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