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秋天吃中藥需要對症下藥,因為中藥有寒、熱、溫、涼之分,有些藥具有溫熱性,有些藥具有清熱性,有些藥能瀉下,有些藥能平調陰陽等。一、服藥前的注意事項

1.凡服藥時,必須仔細檢查有無發黴變質等情況,若出現情況,及時更換,並通知藥房。

2.煎藥需用砂鍋或磁鍋,忌用鐵鍋或鋼精鍋。

3.湯藥煎藥前必須照顧藥物特性,一般發汗藥宜武火快煎,以取其氣;補益藥宜文火慢煎,以免其失,必須後下;龍骨、磁石之屬,煎藥時間需長,否則難得其效益,應予先煎。

4.湯藥中若有丸劑,散劑並用,必須用布袋包裝,否則不煎熬,臨時沖服,均需遵照醫囑。

5.煎藥時應專人看管,防止煎熬過久,藥成焦炭,煎好後置於瓶內備用。

二、服藥法

1.發汗藥宜熱服,服後臥床保暖。要求微汗者,不宜大汗淋漓;有時則需服藥後啜熱粥以助藥效。

2.嘔吐病人服藥時,宜將湯藥分次服之,若一次服量過多,常宜引起嘔吐。

3.吐劑一般較少應用,應用時已有嘔吐者,剩藥物是否再服,須請示醫生。

4.瀉藥服後有時有輕微腹痛,應預先者告知病人,得效後應否再服,須請示醫生。

5.對於嬰幼兒服藥,須特別仔細,喂藥示防止嗆入氣管。對於較大兒童,應主動勸說鼓勵,不可過於勉強,一定去的患者合作。

6.驅蟲藥一般應在空腹時服,服一次還是服多次,均需遵照醫囑執行。

7.補養煎劑宜空腹時服,便宜於運化得意。

8.治癲癇藥宜在發作前2~3小時服;病在膈上者飯後服,在膈下者飯前服,安神鎮靜藥則睡前2小時服就好。

9.特殊劑型二丸散1日2~3次。藥酒應參考病人飲酒量,劑量不能過於一定,較輕疾患照常工作的病員,每晚服一次即可,以免影響工作。

三、服藥後的護理

1.病員服藥多少,服時有無嘔吐均應加以注意,個別病員合作不佳者,更應注意其確否服藥。

2.發汗藥服後,須注意其是否出汗,出汗時間長短,出汗多少,將一切情況報告醫生。

3.嘔藥服後,不嘔者在取得醫生同意後,可以用雞翕或手指探嘔,並將吐物多少,形狀,色澤報告醫生;若有血液或其他異物,應保持標本,報告醫生。

4.服驅藥後,必須注意服藥後大便中有無寄生蟲發現。並將寄生蟲種類和數量報告醫生。

5.服瀉下藥,大便通暢後,觀察大便氣味、色澤、稀硬程度,若有血便或泥漿樣大便,即可報告醫生。

6.劇藥服後,有煩悶不安,心悸眩暈等情況者,雖為可能發生或應高出現的反應,但要特別注意觀察病情,稍有變化即刻報告醫生。

四、飲食禁忌

1.服發汗藥後禁食酸及生冷。

2.服補養藥後,禁食茶葉及蘿蔔。

3.服接骨藥後,禁食酸辣、荸薺。

4.鱉甲忌莧菜,荊芥忌水產動物,蜂蜜忌蔥等。

(中醫科)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這九種蔬菜一直要煮熟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