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霜降,《二十四節氣解》裡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意思是天氣漸冷,人體內的陽氣也和自然界的草木一樣,將從“收”進入“藏”的狀態。
所以在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就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冬補不如霜降補”。
順應自然變化,在吃這件事情上做對應調整,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智惠。
蘿蔔燉牛肉
補氣壯健強筋骨
▼
蘿蔔:清熱順氣
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霜降時節的蘿蔔是最好吃,也是最有營養的,素有“十月蘿蔔小人蔘”的說法。
中醫認為,蘿蔔性平微寒,具有清熱順氣、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生津止渴等作用。
而現代研究也證明,蘿蔔中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對消化功能大有裨益。
▼
牛肉:補氣強身
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因為秋冬氣候乾燥,容易氣虧,而牛肉正是補氣佳品。中醫自古就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
《本草綱目》也有記載,牛肉能“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溼氣”。
而西方營養學也認為,牛肉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所需,是非常優質的肉類選擇。
蘿蔔燉牛肉
▼
準備食材
牛腩1斤,白蘿蔔1根 ,大蔥1根,
香菜、小蔥、八角、花椒、生薑、鹽適量。
▼
烹飪做法
生薑切片,大蔥切段,香菜、小蔥切末,白蘿蔔去皮切大塊,牛肉切成3釐米大小的正方體。熱鍋冷水,放入洗淨的牛肉,煮開後撇去血沫。
煮至斷生,撈出放入砂鍋,加入大蔥、薑片、八角、花椒粒和適當的熱水,開大火煮開後,小火燉1-1.5小時。切好的白蘿蔔用水焯過,一同放入砂鍋,繼續燉15-20分鐘。
最後加入鹽和蔥花、香菜,即可出鍋。
山藥老鴨湯
養胃健脾促消化
▼
山藥:養胃消食
山藥素有“神仙之食”的美名,在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等方面有極佳的效果。現代醫學證實:山藥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尤其是澱粉糖化酶,是蘿蔔中含量的3倍,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山藥中的黏性蛋白能保護胃黏膜和胃壁,減少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生。
而霜降之後,正是吃山藥最好的時節。中醫認為:霜降之後,火德向土中收斂,能量往地下收藏,這時候的山藥才有充足的能量。
從種植角度來說,山藥從三月種下,經歷200多天的生長,霜降之後,地上部分逐漸枯萎,養分全部轉入地下。所以這時候的山藥,無論是營養還是口感,都比之前更好。
▼
鴨子:健脾補虛
閩南地區有霜降吃鴨子的習俗。每到霜降前後,賣鴨子的店都會紛紛在廣告上寫上霜降來臨的字樣,提醒大家購買。
因為當年的新鴨,養到霜降時節,正是肉質最為肥美、營養最為豐富的時候。
而且秋冬氣候乾燥,而鴨肉性寒涼,適當食用不僅可以滋陰養胃、健脾補虛,還可以緩解陰虛火旺,起到祛火降燥的作用。
元朝御醫忽思慧就在《飲善正要》裡說,鴨肉味甘、冷、無毒,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可用於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
經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乾燥、低熱者最為有益。
山藥老鴨湯
▼
準備食材
老鴨1只,山藥2根,小蔥4根,
生薑、鹽、胡椒粉、料酒適量。
▼
烹飪做法
生薑對切,刀背拍鬆,小蔥洗淨挽成2個蔥結。大鍋加水,放入生薑、蔥結,煮開後加入料酒。
老鴨洗淨切塊,放入鍋中,至血沫浮起,撈出沖洗乾淨,放入湯煲中,加入足量清水和生薑、蔥結。中大火煮開後,將湯裡的浮沫撇去,加入切塊的去皮山藥,等滾開後轉小火煲1.5-2小時。
最後加入鹽和少許胡椒粉,即可出鍋。
蘋果雪梨湯
清熱降燥通腸道
▼
雪梨:清熱止咳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傷津,是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易發或加重的時期。
而中醫把梨稱做是“百果之宗”,認為它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咳、潤燥化痰、潤腸通便、清心降火。
主要適用於肺燥咳嗽、津少口乾以及熱病煩躁等疾病症狀的治療。《本草通玄》中也有記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霜降吃梨,就是最簡單的養生。
▼
蘋果:降燥通便
霜降前後,很多人開始“貼秋膘”,或者因為氣候乾燥,出現面板瘙癢、便祕、口乾舌燥等現象,而蘋果可以幫你告別這些煩惱。
蘋果中的有機酸和纖維素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排洩。
蘋果中的果膠和鞣酸有收斂作用,可以幫助腸道內積聚的毒素和廢物排出體外。
而且霜降前後蘋果大量上市,此時的蘋果是最好吃,也最有營養的。
因為霜降之後,天氣轉冷,蘋果內的澱粉會在澱粉磷酸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葡萄糖。蘋果的甜度大大提升。
蘋果雪梨湯
▼
準備食材
蘋果1個,雪梨1個,豬瘦肉300克,無花果4顆,
紅棗、南北杏、姜、鹽適量。
烹飪做法
薑片切好,南北杏、紅棗、無花果等材料清洗乾淨。蘋果、雪梨去芯切塊,也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去皮。
豬瘦肉洗淨切成大塊,放鍋裡煮開去除血水,洗淨後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湯煲內。加適量清水,大火沸騰後轉小火煲1個小時,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