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患者與內分泌科醫生意識到,糖尿病的治療不僅需要控制血糖達標,更需要讓糖友擁有靈活及有尊嚴的生活。那麼,到底應如何維持血糖控制與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呢?對於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而言,胰島素泵無疑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真實臨床實踐中,長期胰島素泵使用患者的泵應用技能到底如何?11月27日,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20)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趙曉龍教授分享了其開展的一項最新橫斷面研究結果。
趙曉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研究背景與目的作為目前最接近生理分泌模式的“高大上”治療工具,胰島素泵已經在臨床應用了近半個世紀。我們使用胰島素泵的主要目的是安全、平穩、長久地讓血糖達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其能夠靈活適應生活與工作。使用胰島素泵時,首先必須瞭解其基本理論和技能,除換藥、設定及檢視劑量外,還要掌握高階功能的使用。要想“物盡其用、知泵善任”,充分發揮胰島素泵的真正價值,患者需要掌握並靈活應用胰島素泵的高階功能(包括基礎率模式及大劑量嚮導的靈活應用)。例如,根據生活模式或特殊狀態選擇合適的基礎率模式;熟練掌握碳水化合物係數、根據食物的種類及進餐時間選擇雙波或方波模式、熟悉胰島素敏感係數及活性胰島素概念,當發生血糖較高或較低時可以選擇合適的大劑量嚮導模式。
研究方法與結果這項橫斷面研究透過問卷調查瞭解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就診的73例長期帶泵患者的血糖監測、胰島素泵使用技能和生活質量等情況。平均年齡44.93±19.35歲,平均HbA1c 7.26%±1.02%。受試者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男性32例,女性41例。糖尿病型別中以1型糖尿病為主(55例,佔比75%),而LADA與2型糖尿病各佔11%(8例)和14%(10例)。病程大多在20年以內,平均病程13.5年。帶泵時間以10年以內居多,平均用泵時間6.57(0.5~17)年,長期帶泵患者主要為中老年人(這與本院無兒科以及就診人群多為中老年人有關)。
受試患者的平均管路耗材費為531.2元/月。高達48%的患者會重複利用管路,其中14%甚至重複利用高達3次以上;高達近27%的患者超過5天才會更換皮下輸注部位(圖1)。進一步分析發現,患者的血糖監測越頻繁,HbA1c越低(圖2)。但是,受試患者中僅45%每日監測血糖,平均每天監測2次;HbA1c的平均監測頻率僅為2.5次/年,血糖監測平均費用為340.25元/月。
圖1.長期帶泵患者注射部分更換及管路使用情況
圖2. 血糖監測頻率與HbA1c的相關性
採用數值法,讓患者自我評價生活質量高低(0表示“最差的狀態”,10表示“最好的狀態”)。結果發現,總體來說,帶泵治療有助於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圖3)。
圖3. 長期帶泵患者自評生活質量
帶泵患者泵技能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對基本技能的掌握及使用情況相對較好,但對高階技能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圖4)。就基本技能而言,所有患者均有定期監測血糖的意識,95%的患者可以熟練換藥、檢視及設定基礎率,83.6%的患者有隨身攜帶糾正低血糖食物的習慣,77.5%的患者能夠做到3~5天更換皮下輸注的部位。就高階技能而言,僅55%的患者能根據血糖熟練調整胰島素劑量,54%的患者曾使用方波或雙波模式,35%的患者使用過臨時基礎率,32%的患者使用跳餐試驗調整基礎率。受試患者中,無一例使用工作與假日模式基礎率切換。這充分表明,長期帶泵者對泵高階功能掌握及應用存在明顯不足。進一步分析發現,胰島素高階技能掌握越好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越高,HbA1c水平越低(圖5)。
圖4. 長期帶泵患者泵使用技能狀況
圖5. 胰島素泵高階技能、HbA1c與生活質量之間的相關性
研究結論
大部分長期帶泵患者能夠掌握胰島素泵的基本注意事項、簡單的日常操作技能,認為胰島素泵使用方便,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且應用胰島素泵後生活質量有所提高。但是,對操作較複雜的胰島素泵高階功能掌握不理想,血糖監測頻率偏低,管路重複使用問題嚴重。因此,目前泵高階功能使用不足、血糖監測不足、管路重複使用問題成為我國長期帶泵患者胰島素泵應用所面臨的重要挑戰。當然,費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是長期帶泵者所面臨的一個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