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若是出現貧血,是件特別麻煩的事情。因為糖友沒辦法像很多常人那樣進行食補。在中國糖尿病患者合併貧血的情況不容忽視,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合併貧血的患病率大約為20%~45%,也就是說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貧血的情況,而且這個比例仍在增加。
貧血本身不僅危害患者機體健康,同時它還會增加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風險。貧血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並且糖尿病合併貧血的患者,更易伴發心腦血管病、高血壓、慢性腎病常見。
但是為什麼貧血在糖尿病患者中如此常見?降糖藥的使用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如果患者長期使用下列降糖藥,就要小心貧血症狀。
磺脲類藥物個別患者在服用甲苯磺丁脲、氯磺苯脲、格列苯脲等藥物時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建議初次用藥10天后查一次血常規,第一年內每3個月查一次,以後每年檢查一次,以便早期發現。
如果突然發現面板黏膜等處蒼白,特別是指甲、手掌面板皺紋處以及口脣黏膜和眼瞼等處較為明顯,加之最近有疲倦、乏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思想不集中等症狀,就應該想到有早期貧血的可能,因為神經系統及肌肉對早期貧血造成的缺氧最敏感。有些患者稍事活動或情緒激動即有氣急、脈率變快,有些患者還可能出現食慾不振、月經失調、閉經和性慾減退等症狀。早期發現及時就醫,採取應對措施後一般預後良好。
雙胍類藥物科學研究發現,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影響維生素B12的小腸吸收,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推進,二甲雙胍的神話正在不斷被打破,貧血只是二甲雙胍其中的一項副作用而已。所以為了患者健康考慮,長期服用此藥者,最好每6~12個月檢查一次血常規,一旦發現巨幼細胞性貧血或血維生素B12水平降低,需要儘快開始口服或注射補充維生素B12。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常用的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這些都屬胰島素增敏劑。這類藥物引起的貧血一般較輕,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正常治療。
α-糖苷酶抑制劑經常服用阿卡波糖藥物,有的患者服用後會出現體重下降、缺鐵性貧血等症狀。原因可能與阿卡波糖使鐵的腸道吸收減少有關。
所以,在服以上幾種藥的糖友要注意。定期做好各項檢查,做好飲食運動各方面的配合,儘可能減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但是都有兩面性,降糖藥雖然有副作用,但也是控糖的而有效手段。 血糖總是反反覆覆,如何根治?最近我們新建了一個互助的慢性病友群,病友可以互相分享控糖經驗,專業的主任醫師會從旁指導。想諮詢,學習,問問題的病友,記得看留言,新增時記得寫上“慢性病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