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界有這樣一句話:肝是啞巴,胃是喇叭!
平時胃稍微有點不適,患者就可能會出現各種症狀,比如胃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但肝臟生病卻不相同,比如在肝硬化早期、甚至是癌變的早中期,患者都可能沒有症狀表現,所以,肝臟也在臨床上被稱為“傻大個”!
它承擔了多項生理和生化機能,且存在強大的代償和再生能力。即便是肝臟細胞損傷到只剩1/3,其都能完成最基本的工作。所以,肝癌早期發現困難重重,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肝癌患者中,有超過80%都走到了中晚期階段!
到了晚期後的肝癌,即便是發現經過治療,患者生存期也會大幅度縮短,甚至是在短短一年內,就因器官衰竭、大出血等因素而死亡。
1、消化不良:
當大家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脹噁心、腹瀉等症狀時,往往會考慮急性腸胃疾病,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近期突發類似症狀,且經過用藥後也沒有緩解,自身也不存在腸胃疾病,這就可能與肝臟嚴重受損有關。
因為肝臟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消化,但它卻負責分泌膽汁、參與營養整合與儲存。所以,在肝受損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各種消化障礙;
2、右上腹痛: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肝臟本身代償強大,而且沒有痛覺神經分佈。所以,在肝癌病變的初期,患者並不會有疼痛症狀。
但是,如果建立在了慢性肝病基礎上發生的癌變,比如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乙肝、非酒精性肝硬化等,患者在病變的早期,就可能會出現肝臟腫大,且癌腫也在不斷生長,繼而牽拉到肝包膜。
而肝包膜表面又有適量交感神經,所以患者會逐漸出現右上腹鈍痛、牽拉痛等症狀,且會隨著體位變化減輕或加重;
3、黃疸:
肝臟是分泌膽汁的器官,而膽紅素正是膽汁的主要色素。肝臟負責將人體產生的膽紅素代謝,生成膽汁並參與到消化中。
在肝臟發生癌變之後,不僅會降低肝臟代謝能力,同時還可能會壓迫或堵塞肝內膽管,導致膽汁排出障礙,患者總膽紅素水平升高,繼而出現黃疸症狀,比如鞏膜黃染、全身面板黃染、大小便顏色異常等,都是常見表現;
4、莫名出血:
受很多影視產品的影響,在有流鼻血、牙齦出血、出血不容易被止住等症狀表現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白血病一類的血液疾病。其實,當肝臟嚴重受損之後,也會對凝血造成影響,因為肝臟自身參與到了凝血因子生成工作。
當凝血因子生成減少後,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凝血障礙。而在肝癌晚期,一旦血管破裂、凝血嚴重受損,患者就可能會突發大出血,並因此而死亡!
由於肝臟牽涉的生理、生化功能較多,所以臨床上肝癌症狀表現也都不相同,病情處於不同分期時,嚴重程度也不相同。所以,對有肝癌家族史、長期患慢性肝病、常年酗酒的人來說,定期進行肝臟健康篩查、有異常症狀積極就醫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