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氣溫驟降,不少“低溫病”也隨之而來。省中醫藥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晝夜溫差大,應隨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學會正確地應對“秋凍”,科學阻擋疾病入侵。

“低溫病”之一:呼吸系統疾病

由於晝夜溫差大,人體免疫力下降,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如果沒有及時增添衣物,一不小心著涼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出現鼻塞流涕、咽痛、 咳嗽、呼吸困難等各種不適症狀。

專家提醒:注意多喝水,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和當季水果,並且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對於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以及抵抗力較差的兒童,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來提高免疫力。

實用單方:(1)辛夷花:又名玉蘭花,功效是散風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鼻塞流涕,或鼻炎頭痛、不聞香臭、濁涕常流等症。每日用量3~10克,水煎服,也可取3~5克(1-3朵),泡水代茶飲,或與綠茶一起浸泡飲用。

(2)蒼耳子:功效是通鼻竅,祛風溼,止痛。用於感冒鼻塞、流涕或鼻炎。用量3~10克,水煎服,或泡水代茶飲。

“低溫病”之二:心腦血管疾病

當氣溫下降,面板血管收縮,血液黏稠度增高,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會因為血管調節能力差,出現血壓波動,影響心臟和腦部的血液供應;從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等病症。

專家提醒:秋冬注意保暖,避免因冷發病。生活作息要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同時秋冬季節要增加檢測血壓的次數,避免血壓波動過大。

食療方:這裡介紹一款秋冬常用食療方,供心腦血管病患者選用。

蓮藕木耳湯:蓮藕有降脂作用;黑木耳可軟化血管;冬瓜利尿降壓。做法:取蓮藕去皮切片,黑木耳數枚泡發,冬瓜適量用水煮熟,加少許鹽當菜連湯食之。

“低溫病”之三:胃腸疾病

隨著氣溫下降,氣候變乾燥,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的抗病能力也變弱,秋冬季也是慢性胃炎、消化系統等疾病發作及復發的高峰期。如果過多進食生冷蔬果或刺激性食物,也會導致腹瀉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的發作。

專家提醒:每天可適度進行慢跑、散步等運動,促進胃腸道蠕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進食不易消化的油炸、煎食物和未煮熟的魚肉類。注意粗細糧搭配、葷素搭配,定時定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飽;常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如番茄、蘋果、香蕉、青菜、薯類、全谷(粗糧)食品等。每天早、中、晚飯後各揉腹1次,每次約揉5分鐘,可達到輔助治療潰瘍病的目的。因為胃潰瘍病的發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經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過量分泌,防治潰瘍病,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記者 張毅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冷空氣頻繁,感冒了咋辦?試試這些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