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一部論述“長生久視之道”的書。書中提出的養生原則是;體道含德,養性統領養生;清靜無為,精心怡養性情;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守一處柔,鍛鍊合乎規律;居下不爭,謙和對待親朋。這些原則,一直為後世養生學家所遵守,至今仍是指導養生的重要原則。
圖片來自網路
一、體道含德,養性統領養生《道德經》指出:“道乃久,沒身不殆”。又指出:“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是說體道含德生命才能長久,才能像赤子一樣,充滿生機。和儒家“仁者壽”的主張相同,體道含德,從道而行,就會不妄想、不妄作、不孜孜追求名利,不刻意損害他人以肥已,為不欲執,施不求報,言、動、視、聽,莫不含道,此所謂:“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道生長化育萬物,尊道貴德,“夫莫之爵而常自然”。則德積化流,精神專固,功與道倫。可見,養生就是養道、養德,離開道撼修養,修身就失去其根。《道德經》主張以養性統領養生,是《道德經》養生學說的特點,也是中國養生學說的優點。
以養性統領養生的思想,受到歷代養生學者的重視,他們對此進行了有益的闡發。《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說:“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把合於道奉為養生的最高原則。(老子指歸)說“遊心於虛靜,結志於微妙,歸指於無為,故能達生延命,與道為久”。把指導養生的要點歸結為“與道為久”,可謂的論。
圖片來自網路
《抱朴子、明本》說:“夫體道以匠物,寶道以長生者,黃老是也”。把養生歸結為:善自修以成務,善取人所不爭,善絕禍於未起,善濟物而不德,善觀民以用心,善居慎而無悶。把體道匠物,寶道長生做為最終目的。《備急千金要方、養性序》把養生歸結為:“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王重陽同樣主張以養性統領養生,達到性命雙修。他說:“根者是性,命者是蒂”,又說:“養甲爭如養性,修身怎似修心”。他的弟子們,都繼承併發揮了這一主張。養性統領養生是《道德經》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養生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
二、清靜無為,清心怡養性情思想保持清靜,才能做到無妄為。《道德經》說:“歸根曰靜”,“知常曰明”虛靜才能心如明鏡。“孰能濁以靜之,徐清”,靜下來,各種雜念可以逐步排除,是“滌除玄覽”的功夫。
清靜無為,才能“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指的是不刻意求為,不勉強作為,不妄意亂為,不胡思蠻為,不背道胡為。無為才能做到心清神明,精順氣平;才能做到“生而不育,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身順乎道,道不離乎身,才能保持良好心情,不為物喜,不為己悲,平靜地對待人和事,屏除大喜大怒等情緒上的起伏。《淮南子•原道訓》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
《淮南於•主術訓》又說:“有為則讒生,有好則諛起”。《莊子•秋水》認為無為就是順天,有為則是以人滅天。“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順天合道,就不會自尋煩惱,不會幹違背道的笨事,不會幹庸人自擾的傻事,不會幹恃強凌弱的野蠻事,不會幹引火燒身的後悔事,不會幹隨心所欲的糊塗事。順應著道辦事,不是把一切佔為已有,不居功驕傲,不是為了主宰他人。“功遂身退”,與道合一,煩惱無由內生,嗜慾不因外起,如此怡養性情,心身兼修,會大大提高生命品質。
三、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道德經》認為,道是“淡乎其無味”。是平淡的:是樸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道甚夷”,是平坦的、公平的;道“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是居中的,無過與不及:是包容的,“知常容,容乃公”;是易知、易行的,“吾道甚易知,甚易行”。
圖片來自網路
人應當按照道的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道法自然”,道與自然是合二而一的。效法自然,知止自足,不以財利累心,不以聲色亂志,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就“可以長久”。生活起居效法自然就是效法陰陽四時之執行,“春夏養用,秋冬養陰”。《遵生八箋》說:夏季攝生,“惟宜虛堂靜室,水亭木陰,潔淨空敞之處,自然清涼。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熱矣”。其他季節亦應順應其特點,自我調養。《抱朴予•極言》說:“是以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高濂引用蔡季通《睡訣》說:“睡側而屈,睡覺而伸,早晚以時,先睡心,後睡眼”。生動地體現了養性統領養生的原則。
在衣著與飲食方面,《道德經》提倡節儉,反對奢侈和過分追求嗜慾。它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它要求“不貴難得之贊”,認為“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人應當知止自足,不要貪得無厭,“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一味追求錦衣美食,企望過“盜誇”的生活,不能養生,適足以害生。
圖片來自網路
人生活之中,總會遇到意外事件,如災害,人禍、疾病等。對此,一是要有思想準備,“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順利時要有憂患意識,困難時要能抓住轉機。二是以平常心對待,既不被困難壓垮,也不為機遇狂喜,保持鎮定態度,“其安易持”。儘早發現意外事件的苗頭“其未兆易謀”,“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於幾微之時做好預防,“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及時破解,避免造成大的傷害。
四、守一處柔,鍛鍊合乎規律道存在生生不已的運動中,“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運動鍛鍊要守一,即符合道。“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鍛鍊就是使身體保持和的狀態。人的煉養,應“專氣致柔”,像嬰兒一樣,處於柔和的狀態,是合道的。道不欲盈,“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鍛鍊不宜過火,不宜強為。否則會遭受損傷,甚至造成“強粱者不得其死”的惡果。《養性延命錄》說:“人慾小勞,但莫至疲,及強所不能堪耳”。此言深得《道德經》守一居柔之旨。表明鍛鍊要符合天地之道,要嗇神,要勞逸結合。
圖片來自網路
運動鍛鍊做過了頭就會損傷身體。運動鍛鍊要遵從《道德經》的要求,知古始、知和、知常、知足,知止、知人,要自知、自勝、自愛,要不自生、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貴。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特點,根據外部的環境條件,進行力所能及而又有益的鍛鍊,不要違背規律,傷害身體。要有自我控制能力。不聽任自己或聽任外部不負責任的鼓動,陷於傷身。要“用之不勤”,保持“流水不腐、戶樞不橐”的狀況,合乎自然,與道一致。
五、居下不爭,謙和對待親朋生活在群體中,離不開社會的支援,養生同樣如此。任何人都要和他人打交道,通過調整地緣、社緣、血緣和情緣關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行為。
養生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親朋關係,就會給心理和生理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處理這些關係,首先要善待他人,處以公心。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處人處事,應當把他人的事擺在前面,才能受到尊重,不會因利益糾纏和衝突,妨礙身心康寧。對人要一視同仁,平等看待,堅持公平原則。使他人“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與人為善,不是拉攏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要“以百姓心為心”,“常善救人,而無棄人”。處理人際關係時要做到當勞則勞。當止則止;當動則動,當靜則靜;當慈則慈,當勇則勇。自然會“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構建成和諧靜謐的人際關係,既有好心情,又行為得當。心中無私天地寬,是養性的追求,也是養性的結果。
圖片來自網路
有公心就有包容。人是各種各樣的,百人百性。有善者,有不善者;有信者,有不信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包容,才能調解矛盾,才能感化他人,才能心地坦然,善於與人相處。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經得起誤會、譏刺和打擊,用俗話說,就是能當惡水缸。具有包容精神,含垢守辱,保持平和心情,達自然之道,暢眾生之情,理清脈絡,不走極端。不受人際關係中消極因素所幹擾,對於養生,十分重要。
處理人際關係,堅持誠信,就不會愧疚。“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誠動於中,言發於外。言而有信,承諾的就積極辦,不用甜言蜜語去騙人,不隨便許願,不“輕諾必寡信”。騙人者,說得天花亂墜,希望通過欺騙,撈取好處。但他們心懷鬼胎,處處設防,時刻擔心被人揭穿,像賊一樣過日子。誠信的人,實實在在,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言行一致,活得實在,活得自在,活得信在。一切理直氣壯,能達到養生的真境界。
不爭是《道德經》常用的詞彙之一,不爭,一切從道,不與他人爭名利、爭高低、爭勝負,澄神靜思,不與他人鬧無原則的矛盾,“夫唯不爭,則無尤”。無尤則“心善淵,與善仁”,使一切歸於平和。“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謙下與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有了不爭之德,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人效法天之道,與社會相適應,就會取得社會的支援。“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應當是養生中處理人際關係的座右銘。
由於利益之爭,會產生怨和恨,消除產生大怨的根源,善於照顧他人的利益,不以私利損害他人利益,是處理人際關係遵循的原則。要“有德司契”,不要“無德司徹”,即施恩於人以防怨,不要背信棄義以種怨。“天道無親,常於善人”《道德經》提倡“報怨以德”,堅持這點,出於自尊自愛的地位,就不會招致人怨,就會寬心養神,給清靜心神創造良好的條件。“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以怨報德,養成謙虛居下之德,除其躁妄胡行之慾,自知不自我表現,自愛而不抬高自己、自我貴重,不結怨,不招怨,寬容大度,自會心安神怡,行為有序,充分體現“道法自然”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