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三期發文預告:桂枝湯、麻黃湯、白虎湯。
發文規則:週一、週三、週五發“深入淺出方解傷寒”系列文章。12月-1月期間,暫停更新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現代科學語言解讀中醫方劑背後的機理,幫助讀者建立系統的中醫思維,不同層次都能有收穫及心得。為把道理講清楚,每篇文字都會較長,適合慢慢品味。
中醫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不同的名醫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看待疾病的思路,不同的用藥方法等等。由於在各方面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風格就是所謂的流派。
大體說來,中醫的流派可分為傷寒派、脾胃派、滋陰派、寒涼派、攻下派、溫補派、扶陽派、溫病學派等8個主要的流派。
流派的形成與時代和地域密切相關,根據中國的歷史記載和《黃帝內經》運氣學部分的章節可以看到,在歷史某些特定的時代由於氣候條件的不同,戰爭以及地域的影響,的確會造成不同的疾病在某些時代流行,形成不同的治病思路。《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提到:地域不同會導致人體的生理特點存在不同,因此在治療上應採取不同的方法。
從陰陽統一的角度來看,這8個流派並沒有對錯的爭論,只不過在看待疾病的視角上有所不同。
1. 寒涼派。寒涼派的創始人代表是劉完素,他研究得到的結論是“六氣皆從火化”,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的外感病都會最終轉化為發熱的現象。我們從人體模型及六經系統的組合來理解這句話。
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單元是血、津、精和氣,這些最基本的物質和能量單元在人體流通循行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生理作用。其中,中醫把流動在脈管中的津血、滋潤滋養人體的能量物質稱作“榮氣”,把流動充盈在體表、骨節、肌肉中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氣”,其作用是溫養面板肌肉和抵禦外邪,稱作“衛氣”。營氣和衛氣是一對陰陽關係,相互依存,互為幫助,衛氣保護外邪不進入到營血,邪氣一旦進入營血後很容易透過血液迴圈代謝入侵到五臟六腑;營血對衛氣提供持續的能量供應,兩者互為根本。
自然界的“邪氣”,簡單劃分可以分作“風、熱、火、溼、燥、寒”六種,其中寒邪入侵人體會導致人體毛孔閉合,血脈收縮,毛孔閉合會導致人體對外界的“散熱機制”發生異常而導致內熱,另外寒邪收縮人體血脈血管也會導致能量流通不暢積聚形成內熱。
簡單來看,人體大約60-70%的成分實際上都是水,骨骼、肌肉、血液、津液的載體實際都是水,“風邪”入侵到人體會令人毛孔“洞開”,加速蒸發,最終導致的結果也是熱。
人體是一個和大自然非常相似的生態體,體內的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溫度過低會導致新陳代謝不夠旺盛,食物不能被有效吸收,生命能量特徵不足的現象。溫度過高會導致能量代謝過快,身體亢奮,失去水分造成身體“彈性”功能下降的多種疾病。“熱邪”和“火邪”如果入侵到人體,會消耗蒸發人體的津液、血液等基本的生命單元最終也體現為“熱”。
“溼邪”入侵到人體會在身體內造成痰飲水溼聚集,汙濁空氣流動不暢也會導致發“熱”。
“燥邪”會幹燥消耗人體的津液、血液最終也會導致發“熱”。
所以上述六種“邪氣”入侵到人體後,不管原因如何,都會轉化為熱,這種“熱邪”會危害到人體的生理活動以及生命體,所以一定要被“清除”,主要採用“寒涼”的方法來清除“熱邪”。從這個角度來看,寒涼派本身並沒有錯誤,只不過和“傷寒派”是在“不同的頻道”討論問題而已,其基礎理論依然來自《傷寒》。
2. 攻下派。攻下派的創始人是張從正,最擅長用汗、吐和下法。在《傷寒論》中我們學習到,太陽病主要是透過汗法將邪氣驅趕出體外,陽明病根據邪氣所處的位置可以使用吐法和下法。張氏本人並不反對補法,只是認為很多疾病是邪氣入侵人體所致,所以治病就要祛邪,張從正對汗、吐和下法進行了擴充套件,有很多心得,其基礎理論也是來自《傷寒論》。
3. 滋陰派。滋陰派的創始人朱丹溪提出了“陰常不足,陽常有餘”觀點。這個觀點近年來被很多學派批判,但是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朱丹溪的理論並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把朱丹溪中的“陰常不足”中的“陰”理解為人體血、津、精,而人體的陽氣也是從“血、津、精”中經過“燃燒”轉化過來的。人體透過行動、思維、情志上的感受直接消耗的是“氣(能量)”,但最終消耗的都是“津、血、精”。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很多虛損型的體質就是“津、血、精”嚴重匱乏,治療起來並不容易。一旦身體的“津血精”匱乏,身體很容易產生陽亢和內熱,身體的“彈性和調節能力”會大大下降,很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另外,人體的五臟六腑實際都是在“津精血”的滋養下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的,一旦“津精血”匱乏很容易造成五臟六腑的提前衰老和相關經絡血脈的老化。從治病的本質來看,任何的治療都要使人體健康起來,所以“津精血”一定要充足,仲景在《金匱要略》虛勞篇中提到,虛勞性體質津血匱乏,要治療恢復並不容易。從這個角度來看,朱丹溪的理論並沒有錯誤。在《傷寒論》,仲景也非常重視內熱對人體產生的危害,白虎湯、承氣湯等都是組方都是抑制內熱對人體的傷害的,內熱不過不被及時抑制,會大量消耗人體的津血,嚴重時可迅速危機生命健康。另外,炙甘草湯、麥門湯等很多組方在養陰潤燥的思路方面開創了指南。
4. 溫補派。溫補派的創始人張景嶽是名俠士,他的理論實際上是對滋陰派的完善,當人體的“津精血”虧虛時,身體的陽氣一定也會不足,因為陽氣本身也是從“精氣”轉化而來的,所以單純的使用滋陰養血的藥物身體未必能較好的吸收轉化,所以要配合溫熱的藥物進行協助和“催化汽化”,張景嶽的理論,其實也是來自《金匱要略》中治療慢性虛損型疾病的思路,很多組方來自金匱腎氣丸,薯蕷丸等治療慢性疾病的啟發。
5. 補土派。補土派的創始人是金元的李東垣,元代的特點是戰亂較多,人們顛沛流離,飢一頓、飽一頓,脾胃很容易受到損傷,一旦脾胃受到損傷,身體很容易虛損無法有效產生津血而產生“虛熱”,李東垣稱之為“陰火”,並提出了補脾胃瀉陰火的思路。從《傷寒論》的角度來看,人體的腸胃主消納食物,脾負責調動太陰的津液上承於胃幫助消化食物,如果太陰虛寒則不能調動津液上承於陽明,就會出現臨床上陽明燥熱的“陰火”,而本質卻為太陰虛寒,這個理論依然來自《傷寒論》,只不過李東垣將其發揮的很好,透過調理脾胃的方式擴大了治療範圍。
6. 溫病派。溫病是明清醫學家所發展起來的一門醫學流派。自然界的寒邪會導致人體毛孔閉斂收縮引發人體產生病變,寒邪入侵體內會導致氣血執行失控而產生更嚴重的疾病。自然界的熱邪會令人體毛孔洞開入侵到身體內消耗“灼燒”人體的津液,同時,溼熱的環境會令細菌繁殖,入侵人體給不良的細菌病毒提供“生存”的場所。
溫病的邪氣入侵人體很容易消耗人體的營血,也很容易將外界的“邪氣”傳遞到營血,人體的營血周流於體表並流經人體的五臟六腑並將邪氣帶到五臟六腑。仲景在《傷寒論》指出溫病初起“發熱而渴,不惡寒”的特點,白虎湯、諸承氣湯都體現出重視保護人體陰液的重要性。溫病學派並倡導溫熱病初起用辛涼解表的方法將人體的熱邪散出體外,如果熱邪入侵到人體損傷人體陰液的時候用清熱養陰的方法。
《陰陽應向大論》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後世很多溫病大家以此句作為論據證明溫病的理論出處。筆者以為:冬天人體毛孔閉斂,陽氣內收於體內,體表的陽氣較弱,抵抗外邪的能力也不足,如果寒邪入侵人體導致生病,一定會深入到肌體內較深的部位,寒邪入侵到肌體深處收縮血脈導致鬱結。鬱結會引發人體氣血紊亂流通不暢,既產生鬱結之熱消耗人體津血,又幹擾正常氣血的產生和執行導致精氣匱乏而抵抗力不足。當來年春天陽氣生髮時,人體的氣血運動開始活躍,陽氣生髮會導致產生髮熱症狀的疾病,精氣不足也很容易導致外邪入侵人體而發熱。很顯然,《黃帝內經》講的冬天傷寒會導致精氣不足,鬱結內結產生虛熱,春天抵抗力不足外邪入侵會導致發熱,與後代明清發展出來“溫病派”的內涵還是有差異的。
7. 扶陽派。扶陽派又稱火神派,是清代末年發展起來的一門中醫流派。人體的陰陽是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和諧的兩面,人體需要陽氣的汽化功能實現對水液的蒸騰、排程,推動各種生理活動的運動,也需要各種陰液的滋養。火神派針對清末和當今社會很多不加辯證就亂投苦寒之藥物進行了“正本清源”。
風熱火溼燥寒六種外界邪氣入侵人體均有可能導致發熱,人體正氣不足也會導致發熱,不能一看到發熱就滋陰清火。人體在汽化功能失常時陽氣不足以調動汽化水液很容易產生“上火”症狀,大劑量的使用附子、乾薑、桂枝等藥物可快速調動人體元氣,實現汽化功能的正常,快速緩解身體的很多不適症狀,這是扶陽派的重大貢獻之一。但同時也應該清醒的看到,附子、乾薑、桂枝等藥物是“耗損”精氣的,這些藥物本身不能“補充陽氣”,而是透過燃燒精氣的方式快速實現人體的汽化功能。
本者認為,李可老中醫提到的“陰虛者百難見一”,甚至“天下皆陽虛”的提法有一定的“語境環境”,盧崇漢先生提到的“病在陰者,用陽化陰”的方式也需要一定的語境限制。尤其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很多慢性虛勞患者的本質其實是陰陽兩虛,尤其是厥陰肝血匱乏的患者很多,使用溫熱的藥物效果短期看起來似乎還不錯,但長期的預後效果並不理想。仲景《金匱要略》中治療虛勞疾病的諸如腎氣丸、薯蕷丸、炙甘草湯、溫經湯等組方更重視陰陽調和,既重視人體汽化功能的實現,也重視人體形質津液血液的不足,這樣的方式更妥當和安全。
從陰陽本質來看,人體就是透過陽氣來推動陰液(血液、津液)的方式來實現各種生理功能的,陰血津液既是滋養人體的營養物質,也是陽氣的來源和“藏身之所”。仲景組方的特點非常重視人體陽氣的運化,同時也有大量的白虎湯、豬苓湯、黃連阿膠雞子黃等保護人體陰液的思想,體現和扶陽和重視陰液的慎重思想。
8. 傷寒派。傷寒派是以仲景《傷寒論》為基礎的學派,筆者以為,仔細理解推敲仲景的思路,尤其是《金匱要略》中治療虛勞病的思路,會發現仲景的思路實際上是陰陽平衡的思路,而且用藥非常謹慎和嚴謹。理解了《傷寒論》,再來讀《黃帝內經》,發現所謂的流派之爭實際是“不同頻道”不同“語言”的爭論。大家所討論的“陰陽”在不同語境環境中甚至都有不同的內涵,各個門派均有自己的特點和特定的語境環境。
毋庸置疑,仲景先生《傷寒雜病論》的思想到目前為止依然是中醫界最優秀的辯證理論,體現了中醫的平衡原則,整體原則和高度的天人合一思想,而其他的流派也對中醫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均有其顯著的特點,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爭論。
(2)如果你想學習自學中醫,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長期關注與學習的心理準備,認真學習文章與影片,這樣你才能逐步成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師,有效的應對日常常見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國。
有人問為什麼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覆如下:
作為醫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給醫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於有病亂求醫,才能避免過度醫療對身體的傷害。
更多文章,請到本號文章中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