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臨證常用生薑止嘔。

李杲曰:“孫真人云,姜為嘔家聖藥。蓋辛以散,嘔乃氣逆不散,此藥行陽而散氣也。”如胃寒引起的嘔吐,可用生薑加半夏治之;胃熱引起之嘔吐,可用生薑加黃連治之;對於胃氣上逆之嘔吐,可用生薑加竹茹治之;對於痰結於胃之嘔吐,可用薑汁加白蜜治之。

現代藥理研究已證實生薑中所含的姜酮與姜烯酮可抑制嘔吐,此亦可供我們臨證用生薑止嘔時參考。生薑臨證治療有嘔吐症狀之胃炎、十二指腸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習慣性嘔吐時,最好還是先作辨證,若辨得證屬胃寒者,則生薑是首選藥;若辨證為其他證型,則需要作一定的配伍。

臨證治各種胃病,常以生薑加大棗作為藥對應用之。蓋生薑發汗、和胃;大棗益氣和中。生薑加大棗有調和脾胃、滋養營衛之功。生薑加大棗可用於外感病中,以調和營衛;亦可以治脾不健運,兩藥合起調補脾胃之作用。

筆者臨證亦常用生薑治咳,

主要用於肺寒咳嗽,

但並不只是用生薑治療肺寒咳嗽,

如治療多年久咳、虛勞咳嗽,亦常用生薑。

臨證用生薑治療肺寒以外的咳嗽,

一要注意辨證,二要注意配伍。

對於肺癌,

也可作一定的配伍後用生薑。

由於臨證可單用生薑切片,也可絞汁用,

或製成姜粉、薑茶、生薑油等,

應用比較方便,故多用之。

唯應用時必須注意是否腐爛,

生薑若已變質,

則堅決不能應用。

因為腐爛的生薑中含有有毒物質黃樟素,

對肝有劇毒。

01、治療感冒

若感冒以受寒為主,可考慮為普通感冒,常用生薑治之。

若感冒以受寒為主,患者年齡較輕,素體健壯,無反覆感冒病史,無感受“風溫”史,可考慮為普通感冒,常用生薑治之。若感受“風溫”,患者年幼或年老,素體虛弱,可考慮為“時行感冒”,則不宜用生薑治之。

若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重,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舌苔薄白,脈浮,則可治以宣肺散寒。常用處方:生薑12g,荊芥10g,防風10g,柴胡10g,紫蘇葉6g,羌活10g,杏仁10g,枳實6g,薄荷3g,甘草6g。方中生薑散寒解表。由於感冒可引起肺炎等諸多危重病證,故治療時必須用足量,以能及早控制症狀,爭取及早治癒。表寒嚴重,可用桂枝;有溼,可用陳皮、蒼朮;咽腫,可用板藍根、牛蒡子;咳嗽嚴重,可用前胡、桔梗;脘腹脹滿,可用陳皮、半夏。

本證型屬表寒,故可用散寒解表之藥治之。一見感冒就用板藍根沖劑之類並不合適。

02、 治療腸易激綜合徵

生薑在治療中起散寒和胃作用。

若症見腹痛腹瀉,便有黏膩之物,煩悶不欲食,脘腹喜暖,舌苔白膩,脈弦滑,可治以平調寒熱、益氣和胃。常用處方:生薑12g,大棗10g,烏梅10g,黃連3g,黨蔘10g,白朮10g,當歸10g,白芍10g,吳茱萸10g,木香10g,枳實10g,神曲10g,甘草6g。生薑在本方中起散寒和胃作用。

03、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古代醫家有認為生薑能“去臭氣,通神明”,故可用生薑治療本病。

臨證治療本病時常用生薑。蓋生薑能“發散”(《本草綱目》),能疏通氣機、溫通經脈而激發腎陽,故可治本病,而本病的發病機制與患者精神抑制及血流運動部分受阻有關,古代醫家有認為生薑能“去臭氣,通神明”,故可用生薑治療本病。

如症見陽痿不舉,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膽怯易驚,舌苔薄白,脈弱細,可治以溫腎固精、安神定志。常用處方:生薑12g,熟地黃12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五味子10g,杜仲10g,黨蔘12g,牡蠣15g,甘草6g,大棗10g。

如症見情緒抑鬱,陽痿不舉,胸悶腹脹,食少便溏,舌苔薄白,脈弦,可治以理氣活血、疏肝解鬱。常用處方:生薑12g,柴胡10g,白芍10g,當歸10g,白朮10g,茯苓10g,川楝子10g,甘草6g。

如症見陽痿不舉,陰囊潮溼,下肢酸困,小便黃赤,舌苔黃,脈數,可治以清熱化溼、助陽起痿。常用處方:生薑12g,龍膽10g,黃芩10g,柴胡6g,車前子10g,當歸10g,續斷10g,杜仲10g,甘草6g。

治療本病時,切忌不作辨證而一味補腎壯陽。

04、 治療顏面神經麻痺

若症見突然口眼喎斜,眼瞼閉合不全,可酌情使用生薑辨證施治。

若症見突然口眼喎斜,眼瞼閉合不全,伴惡風寒,肌肉痠痛,苔薄白,脈浮緊,可治以祛風散寒、解表通絡。常用處方:生薑10g,杏仁12g,白芍12g,防風12g,川芎10g,白附子3g,甘草6g。汗出較多者,可加黃芪;舌質紫暗者,可加丹蔘;舌苔白膩者,可加陳皮、車前子。

若症見突然口眼喎斜,眼瞼閉合不全,額紋消失,有時見肌肉痠痛,舌苔薄黃,脈浮數,可治以解表通絡。常用處方:生薑10g,川芎9g,白芷12g,黃芩10g,忍冬藤15g,羌活10g,甘草6g。若口角流涎者,可加石菖蒲;耳周皰疹明顯者,可加梔子。

若症見突然口眼喎斜,口角流涎,眼瞼閉合不全,舌苔白膩,脈浮滑,可治以解表化痰通絡。常用處方:生薑10g,白附子6g,全蠍6g,膽南星10g,石菖蒲12g,防風10g,甘草6g。面部麻木明顯者,可加絲瓜絡。

若症見口眼喎斜,面肌不仁,病延日久,舌質紫暗,脈細澀,可治以祛風活血通絡。常用處方:生薑10g,紅花10g,川芎6g,全蠍3g,絲瓜絡12g,甘草6g。口角流涎者,可加鮮竹瀝;面肌痙攣者,可加地龍。

05、治療子宮脫垂

以生薑為主藥治療子宮脫垂,常可見效,但較易復發。

若症見子宮下移,勞則加劇,小腹下墜,四肢乏力,面色無華,舌淡苔薄,脈虛細,可治以補氣提升。常用處方:生薑10g,麻黃10g,黨蔘10g,升麻10g,柴胡10g,川續斷10g,金櫻子10g,甘草6g。以生薑為主藥治療子宮脫垂,常可見效,但較易復發。一般在復發時,可再予以生薑為主藥的方劑治之。

06、 治療多汗症

雖說生薑可治外邪引起之多汗症,但生薑本身不是止汗藥,故臨證多以生薑加白芍治之。

中醫認為人若感受外邪,可致營衛不和,衛外失司而汗出。雖說生薑可治外邪引起之多汗症,但生薑本身不是止汗藥,故臨證多以生薑加白芍治之。生薑與白芍同用,一散一收,可達止汗之目的。另外,生薑在治療多汗症時,可以配以止汗藥,以加強療效。然止汗藥多有生津作用,藥性較為滋膩,故臨證在與生薑配合時,不可用止汗生津之力較強的藥。臨證常用生薑與防風、浮小麥配合治療多汗症。

對於顏面汗多、舌苔薄白、肢體浮腫者,治以解表止汗。常用處方:生薑10g,白芍6g,白朮10g,五味子6g,防風10g。全身汗多,舌苔白,脈緩,可治以調和營衛。常用處方:生薑10g,白芍10g,生甘草6g,大棗10g。

若見頭汗多而餘處無汗,舌苔白,脈浮,可治以解表止汗。常用處方:生薑10g,白芍10g,桔梗6g,陳皮6g,紫蘇葉6g,甘草6g。

凡用生薑治療之多汗症,有時亦可用桂枝治之,但用生薑治療之多汗症,其所辨邪氣部位要比用桂枝者淺。臨證辨治多汗症,重在辨引起汗出之邪氣所在部位。若邪已入內,諸如氣陰兩虛、肝鬱氣滯引起之多汗症,則不用生薑治之。

本文選自《周超凡臨證用藥經驗集錦》,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周超凡、孫彩珍。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沙拉怎麼吃才能夠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