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卵巢囊腫大小5cm,要不要做手術?”

“卵巢囊腫大小4cm,有的醫生說要手術,有的醫生說不要,我該怎麼辦?”

互助君發現,有不少的覓友,會有這樣的疑問與不知所措。

卵巢囊腫,是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分良、惡性,而且良性的卵巢囊腫也有一定的癌變可能。因此,很多人聽說自己查出卵巢囊腫就特別擔心。

良性卵巢囊腫真的會癌變嗎?

可以說,大部分的良性卵巢囊腫不會癌變,但不排除少部分惡變的可能。

有覓友遭遇了這樣的事兒:“沒想到以為一個卵巢囊腫小手術,卻在術中發現大問題,變成了卵巢癌3c期!”

也許這位覓友的卵巢囊腫原先就是惡性腫瘤,也可能是由良性腫瘤惡變而來。那麼,什麼樣的囊腫有可能產生惡變呢?

我們首先要知道,卵巢囊腫還分生理性囊腫和病理性囊腫。

生理性囊腫,一般會隨著月經來臨而增大,在月經過後會自行消失,不需要進行處理。

病理性囊腫,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的卵巢巧克力囊腫,可能會發展成漿液性囊腺癌等,但機率都很小。

重要的是,覓友們要進行定期的自查和體檢,監測囊腫大小的變化、注意平時症狀的變化等等。若囊腫在短時間內突然快速地長大,就需要引起警惕,及時進行下一步檢查,比如超聲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測等來明確腫物的性質。

卵巢囊腫怎麼自測?

雖然說卵巢囊腫“藏”得深,但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

一般當腫物較小(<3cm)的時候,看不見、摸不著,比較難以察覺,但仔細分辨,也是會發現一些伴隨症狀的。例如,覓友們應該警惕是否有下腹不適感、月經異常、白帶增多、腰痠等症狀。

腫物較大(>5cm)時,就比較容易在小腹摸到腫塊了。隨著腫物增大,會出現腹圍增大、腹脹,還可能伴有尿頻、尿急等。

此時,如果同時伴有經期腹痛、性交痛等症狀,那可能是巧克力囊腫;如果突然出現腹痛劇烈、噁心嘔吐等症狀,那麼囊腫可能發生蒂扭轉;如果腫物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並且伴有明顯消瘦、乏力等症狀,那就需要警惕囊腫惡變的可能了[1]。

覓友們在自測的時候,可以在晨起時,排空宿尿、宿便後,平躺且雙腿稍屈,從小腹的一側依次摸到另一側,來檢查小腹部是否有腫塊。

並且,要注意關注自己是否有以上提到的症狀且持續不緩解。

一般來說,能自己觸控到腫物,且已經發生了尿頻、便秘、腹部不適、月經紊亂等症狀,此時腫物可能已經較大了,需要及時就醫檢查。

即使未觸控到腫物,有發生相關症狀,症狀持續且相關科室如胃腸科、泌尿科等查無原因,則需要到婦科行進一步檢查了。

什麼情況要手術?

醫生這樣說道:“卵巢囊腫什麼情況下要做手術,要看腫物是單純囊腫、還是巧克力囊腫、還是實性的腫瘤,首先是要明確腫物的性質。

這就需要進一步做MRI、CA125/CA199等血清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如果是良性的單純囊腫,腫物<5cm,就可以建議患者做好定期複查,觀察變化;

如果是病理性囊腫,比如巧克力囊腫,或是纖維瘤,就要建議患者進行手術了。當然,具體還是需要再結合患者的年齡、生育史來綜合判斷。”

多數人都會認為,卵巢囊腫>5cm就要做手術,<5cm就可以不做手術。對此,許多三甲醫院的醫生都表示,卵巢囊腫需不需要做手術,並不是單純以腫物大小來劃分。

即使是<5cm的卵巢囊腫,如果持續存在且增大,也應該考慮進行手術之類,特別是有相關腫瘤標誌物升高的,更需要警惕腫物的惡變。

怎麼複查?

檢查發現了卵巢囊腫,或者進行手術切除卵巢囊腫後,都要進行定期的複查。

覓友們可以每3-6個月複查1次,一般危險程度較高的,複查頻率也要高,以密切關注腫物的變化。

複查的專案包括超聲檢查、血清腫瘤標誌物檢測、性激素檢查等,必要時還需要進行磁共振(MRI)檢查。

怎麼預防惡變?

預防卵巢囊腫的惡變,首先要仔細做好定期的自測及複查,要有症狀意識,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

其次,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了[1]:

1. 飲食上,注意均衡搭配,不私自服用藥物及保健品,以免破壞機體內環境平衡。

2. 運動上,需要定期且規律進行,可以進行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

3、心理上,要保持良好心態與心情,不過度焦慮,可交朋友、運動等來緩解不良情緒。

4.在經期前後,要注意防寒保暖和個人衛生,以免生殖系統受到外界病原菌等侵襲。

對於卵巢囊腫,覓友們不要過於擔心,也不要完全不當回事,定期監測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很多時候就能避免囊腫發展到很糟糕的地步了。

參考資料:

2、北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毛瀅,卵巢囊腫會癌變嗎,博禾醫生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這些方法證實:冬天這樣做,就能補好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