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外感病、榮衛病的整個的——連總結帶複習一起來講,同時把外感病的治療的根本的道理教給大家,也延伸地把一些常見的治療感冒的方子,給大家做一個我自己體會的分享。
《傷寒論》是外感病的經典的著作。但是這種外感病大家不要認為就是感冒。感冒僅僅是外感病裡邊的表症。就好像人體是一個橘子一樣——橘子皮的病就是“榮衛”的病,普通的感冒就是這樣。但是我們知道很多的感冒它會導致人體很多的疾病,這些疾病非常複雜,而且在治療大病、重病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的病都來自於感冒。
所以李老有一個經驗——“病之來路就是病之去路”。病之來路就是病的去路,所以說我們把這個“外感”的道理吃透了以後,很多的大病、重病怎麼樣去治療,你也有了一個思路。從裡到外的治,這個病退的時候也是從裡到外的退。比如說有的“肺癌”患者,你在給他治療的過程中間,你會發現他會出現全身的“皮疹”,就和“溼疹”類似一樣的東西,就是它從裡到外開始病往外走了,那麼裡邊的病情就減輕了。比如說普通的“溼疹”,它為什麼要從“表”走呢?(是因為)有一些溼是從表來的,還有一些溼呢,“表”是一個出路。
我們知道中醫的治療方法有“汗、吐、下”這麼一個“攻法”,這種“攻的方法”並不一定要用“攻的藥”。溼疹的治療當你這個“運脾土,除溼氣”的時候你會發現它這個溼自己會找出路——有的就從大便走了,有的它從表走了,還有一些就吐了……所以這一些的出路(汗、吐、下)這只是出路,它並不一定要用這樣子的強行的“汗、吐、下”的方法。這就是說“從裡到外去治,你是先要治裡、還是先要治外”,這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
具體到“桂枝麻黃各半湯”,這個方子就是有兩個方子合到一起,既有桂枝湯的“桂枝和芍藥”,也有麻黃湯的“麻黃和杏仁”,剩下的生薑、大棗和甘草,把它合到一起之後——它為什麼要一起來治呢?
我們知道:前邊講的病,有的是榮病了,有的是衛病了,那麼“桂枝麻黃湯”是榮和衛都病了。
所謂的“病”就是指得“鬱堵了”——榮衛雙鬱。“榮衛雙鬱”他都會出現這個“榮衛不和”的現象。所以說“榮衛雙鬱”它也會出現發熱,惡寒,有的有汗、有的沒汗,如果時間長了它就是沒汗,為什麼沒汗呢——津液已經傷了。
同時:榮衛不和——“頸項強痛,身體疼痛,時間長了以後一會熱、一會冷……”,所以說他就講“八九日不解,形如瘧者” ——這一類都是因為身體虛了所導致的。
“身體虛”的這一類病,如果你用現代醫學的“抗生素”等這一類的藥把這個病“壓”下去以後,那麼這個病邪就會由表入裡,病反而會加重。比如說在小孩你如果過早地使用了“抗生素”,看見是把燒退下去了,症狀減輕了,但是它會蔓延下來,甚至你越用(抗生素),他的燒持續的時間越長。
前天晚上一個家長給我講了:她的孩子發燒,用上“美林”用上“退熱栓”,用上之後好了,可是第二天又繼續燒,問我該怎麼辦,問了一晚上。那麼我告給她:你就用生薑大棗煮上水,喝到他微微出汗。
因為他的溫度僅僅是38℃左右,這樣子的感冒用生薑大棗稍微調和一下榮衛就好了;如果達到38.5℃以上了,你在加一點點“小柴胡”,能讓他這個半表半里得到一個和解,對於這個榮衛的和解也有幫助,那麼普通的燒也就退下來了;再高的燒你再去用“麻杏石甘湯”,或者是用現在的中成藥“蓮花清瘟膠囊”。
這樣呢他都“沒有達到用連花清瘟膠囊的時候”,感冒已經好了。她就給我講“沒有再發燒”。為什麼沒有再發燒呢——榮衛和解了,他就不發燒了。
你把病“壓”進去的時候,如果他的體質好,他自己慢慢、慢慢能恢復;如果他的體質不好——我在臨床上見得太多的小孩兒“紫癜”,這種“紫癜”就是入裡了。入到哪兒了呢?(我們後邊要講)它入了髒了,入了“太陰髒”的時候,它就是這個“紫癜”。“紫癜發於肌肉”,脾主肌肉,所以說病到這了。
圖片
也有的變成“腎炎”了,那麼“腎炎”入了哪兒了呢?入了“少陰”了——足少陰腎;
那麼也可能會變成“心肌炎”,“心肌炎”多發於熬夜的中年人、青年人,它就會變成“心肌炎”——就是“手少陰”。
在臨床上單純的“榮鬱了,衛鬱了”,治得也快——來得也快,也好得快,但是有的是比較重的;這個“榮衛雙鬱”的現在更多見,反而是拖延的時間比較長,是因為他本身的身體體質差。
而在感冒的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小孩兒,一定要讓他把生的、冷的、肉、雞蛋、牛奶……這一類消化慢的、不好消化的——“影響消化能力的”停了。我們知道“榮衛的根”根於脾胃,只有讓脾胃的負擔減輕之後,他才能把這一部分的力量用來調整身體。
我們講的“麻黃桂枝各半湯”是“榮衛雙鬱”。“榮”是向上向外的;“衛”是向內向裡的。
就好像一條公路一樣:有向東的、有向西的、有向南的、有向北的。那麼當你向東的方向的車太多、堵了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會影響你——在十字路口,東西的堵了,可能南北的也會在這堵了。所以說在這個路上,如果你往南的開的多了,它就把往北的路給佔了。那麼這樣子的話,它也會榮衛雙鬱 ——就是堵路“一起堵”更常見,單獨的一個方向的堵比較少見。這就是所謂的“病”就是說這個“交通”出了毛病了,這就是“鬱堵”的毛病。
大家想象一下:公路上往南的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它慢慢、慢慢地甚至會把你往北的路也都給你佔了,最後僅僅是因為往南的路的“鬱”,導致了你往北也“鬱”了,這就是“榮鬱”和“衛鬱”的問題。
所以說兩個都“鬱”了該怎麼辦呢?就用“桂枝麻黃各半湯”。這種的兩方面都堵了以後,它疏導開的力度就慢了,所以說,時間就蔓延下來了。
古代的時候沒有我們現代的這些“西藥”,所以他這個“榮衛雙鬱”的,雖然拖延的時間長,但是不會加重。因為他的中氣相對也弱,那麼他這個激烈的反應也不強大。“榮鬱”或者是“衛鬱”它反而是過於偏,如果是他“中氣大虛”的話,他這個病就會“由表入裡,易入臟腑”,入了臟腑之後病情就加重了。
現在正好相反。實際上現在高發的這個心血管病啊,腎病啊……這一類的病,甚至還有一些頑固性的腹瀉——脾胃類的病,甚至是感冒後殘留下來的咳嗽比較多見,都是因為“用藥太過,正氣不足”。
圖片
我們有一個原理叫做“本氣自病,本氣自愈”。就是說,感冒的時候他的病變,我們治療的是他自身的、本身的“氣”的病態,他恢復的時候也是我們本身的功能恢復了。
所以說現代的很多的病在治療上,他針對著病情的症狀去治療了,但是沒能夠把這個“本氣的自愈”的能力加強,因為西藥它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當你把這個病情“壓”下去的時候,他就會留下很多毛病——包括“喘”。這個“喘”我們要在下面講“射干麻黃湯”的時候來講。
這三個方子都是外感病的治療的方法。一個是“榮鬱”,一個是“衛鬱”,一個是“榮衛雙鬱”。
榮鬱——就會發熱,偏於疏洩,榮是疏洩的力量;衛鬱——偏於惡寒,它是偏於收斂,因為衛是收斂的力量。那麼外感的“風”,風是疏洩的,和人的“榮”加到一起,它就堆積到一起,就多了,所以他就發熱——可以這樣去理解。
衛鬱是收斂的力量(比如寒的力量)加上人體收斂的力量,加到一起(收斂的力量)就增加了,增加了以後,相對來說,就需要用疏洩的方法,把這種收斂的力量給疏導開。這一些都是相對的,真正損害人體的是:
外在的疏洩的風——傷得是“收斂”的力量,所以要用芍藥來增強它,不要讓它太過了;
外感的寒——是收斂的力量,這種收斂的力量傷得是人體疏洩的力量,所以說外感的寒邪,他“疼痛”的症狀要加重一些,他有一個“骨節疼痛”,脈也是“弦緊”的,所以我們要用麻黃這種“開表的、疏洩的”這種的力量來平衡它,把它多餘的這部分的力量散出去,實際上也是修復了人體的疏洩的力量。
外感有表症,“表症不解”就會入裡。入了裡:
入了髒,髒是屬於陰的,他表現的就是“寒象”。所以很多的大病、重病、入了臟腑的病,它都是一些“寒”的,就要用溫藥去化;
入腑的,也有一些很重的,比如說入了“太陽腑”(膀胱)——很多的膀胱癌的患者,尿血很嚴重的這個患者,他大部分是由外入裡之後入了腑了,這樣的人體質平時都是比較好的,或者是入了“陽明腑”了,就變成“結腸上的、直腸上的”這樣子的病,他也是表現的“熱象”,但是這種的熱象也是由表入腑以後引起的。
在榮衛的病的治療上邊,大家一定要切記:所有的“外感表證”都是我們人體的“榮衛”被傷害了,並不是說“這個風啊、這個寒啊”還在我們體內,所以治療上面要針對“榮衛”去治,不要針對外來的“風啊、寒啊”去治。這是現代醫學,現代“中醫學”的一個偏差,從我的理解來講是這樣。
因為我也是中醫學院畢業,也學了“風寒,風熱”等等的一些治療,但是,重新學習《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時候,發現不是這樣。
《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以下簡稱《全書》)是首部秦伯未著作集大成之作,自2003年出版發行以來,受到廣大讀者好評。再版更名為《秦伯未謙齋中醫學全書》,從全新角度,更加全面、準確地反映了秦伯未學術體系的全貌。現從以下幾個方面梳理秦伯未學術體系架構。
《謙齋醫學講稿》是學術代表作
《全書》中的《謙齋醫學講稿》是秦伯未結合自己讀書心得和臨證體會,闡發中醫學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的經驗知識,並透過治療案例進一步印證。
從書中,我們不難發現,秦伯未學術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注重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力倡以經典打好臨床基礎。其次,要博覽群書,取各家之長。在36篇文稿中,除《黃帝內經》《傷寒論》外,秦伯未共引用了60部醫學書籍內容,30多位前人的論述作為他自己闡述問題的依據。足見其對經典著作、前人理論經驗的重視。在學習過程中,秦伯未特別強調繼承與發揚並舉。繼承並非一味地照搬前人經驗,而是需要批判地接受,有創新地繼承。他透過理論聯絡實際,用古人豐富的經驗指導臨床,綜合分析歸納成為更為準確、更為完整的理論。
書中《腹瀉的臨床研究》,就是根據《內經》《難經》《諸病源候論》《醫宗必讀》等古代文獻關於腹瀉的病因、病名、治則的記載,提出以暴瀉、久瀉為綱,按虛實兩類辨證施治。虛證於內傷,或淺者在脾,或深者及腎,採用健脾、溫腎、益氣、升提、固澀等多種補法;實證以溼為主,結合寒邪和熱邪以及食滯等,採用化溼、分利、疏散、洩熱、消導、調氣等多種瀉法。秦伯未在臨床實踐中,運用這些理論,治癒了眾多的難治性腹瀉患者。
系統透徹研究《黃帝內經》
秦伯未致力於中醫學經典理論的研究中,尤其重視對《內經》的鑽研,享有“秦內經”之美譽。他認為,《內經》透過總結前人實踐經驗形成了中醫理論的基礎,同時也豐富了古代的醫學思想體系。研究中醫學必須首先學習《內經》,然後順流而下貫徹到其他醫書,開啟中醫寶庫的大門。
秦伯未一生以不同題材撰寫了多本有關《內經》的專著。其中,《讀內經記》對內經的文字、訓詁、句讀進行了一一的剖析和詮釋;《內經類證》將內經中有關敘述病症的記載摘錄出來,進行分類編撰,是中醫文獻中最早、最系統的分類參考書籍;《內經病機十九條之研究》是秦伯未對內經病機的進一步詮釋和總結,對中醫臨床指導有著深遠的意義;《秦氏內經學》節選內經原文,言簡意賅,頗有“衷中參西”意味,是學習《內經》較好的通俗讀本之一;《內經知要淺解》書名“淺解”,意在深入淺出,由博返約,對《內經知要》各篇予以題解,使知要領,詞義準確、有理有據。
圖片
在臨床教學和實踐中,秦伯未廣泛應用《內經》理論做指導。例如,講“水腫”病的治療時,他把《內經》中散見於各篇的有關水腫的論述加以分析,聯絡《金匱要略》《外臺秘要》等文獻,結合他自己的臨床體會,總結了治療水腫病的6個基本法則,即發汗、利尿、燥溼、溫化、逐水、理氣,並列舉了代表方劑及兼證變化的應變原則。這些有關“水腫病”的理、法、方、藥用之於臨床,均有較好療效。
辨證論治指導臨床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醫界有忽視中醫基礎理論,強調單方驗方,或單純依據西醫診斷、化驗指標處方用藥,而不加以辨證分析的傾向。針對這種情況,秦伯未在《謙齋醫學講稿》中專闢“淺談辨證論治”一節予以論述。他認為“辨證論治是中醫的診療規律,從認識證候到給予適當治療,包含著完整的極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秦伯未在強調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西醫結合。他強調,西醫診斷雖可助於對疾病的認識,但對於中醫來說,不能受其束縛,只能作為參考,要有信心和勇氣使用中醫的理法方藥去治療,這樣才能不失中醫之根本。他診治每一種疾病,都是運用中醫理論進行詳細分析,然後確定治則、治法和選方用藥。
秦伯未認為,中醫治療西醫診斷的疾病,要想取得療效,關鍵在於必須運用中醫的理論為指導,細緻觀察,不能忽視中醫辨證的依據。他透過臨床實踐形成的這些學術觀點,至今仍具有指導意義。例如,他在治療西醫診斷的神經衰弱疾患中,就是根據中醫理論來分析其臨床表現,而總結出其發病機制主要在肝,病性有虛有實,也有虛實夾雜,並確定了14種基本治法。
圖片
重視醫案醫話總結
秦伯未勤於著書立說,幾十年如一日,晨起即伏案寫作,將前一天臨診體驗及閱覽心得,寫成短文或醫話,並對其學術專著進行不斷的充實加工。在多年臨床實踐,積累經驗的基礎上,他及時總結整理,尋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從而提煉出規範性的診療方案,如《全書》所收入的《中醫臨證備要》《治療格律》等。
秦伯未非常善於吸取前人經驗,尤其重視醫案醫話的整理彙編,早在1928年就編寫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清代名醫醫話精華》,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他在書中指出:“醫案為中醫價值之真實憑據。”“醫案是中醫的特點,實事求是,生動活潑,最適用於中醫同道間的觀摩,實有廣泛徵集和及時發表的必要。它是根據臨床具體事實做出總結,有理論,有法則,而這些理論和法則又都有一定的根據,因而具有指導性和啟發性……多看各家醫案作為借鏡,也可取長補短,增加智慧,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在《全書》中,還有“重視中醫醫案”的專題。
致力中醫教育,推崇八字方針
秦伯未早年開中醫函授教學、刊授教育之先河,先後創辦上海中國醫學院、中醫指導社,後多年執教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畢生嘔心瀝血,無私付出,在發展推動中醫教育,培養中醫人才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他親自編寫各種實用教材和專著,《全書》收錄的“中醫入門”“實用中醫學”“國醫講義”就屬於此類內容。這些講義的特點是重實用、重經典,但又不泥古,把臨床病案直接納入教材,而且學習模式大多是邊讀書學習,邊跟師實踐。
秦伯未對門下弟子,經常採取上大課、佈置作業、寫醫論、隨師出診、整理醫案、總結病例等方法,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業務能力和寫作水平。他很推崇學習中醫的八字方針,即“學習、鑽研、積累、探索”。他說:“一個臨床醫生,不加強學習是十分可惜的。有的醫生年輕時,就在學術或臨床方面取得了成就,成為名醫;有的人當了一輩子醫生,經治的病人也很多,但療效就是提不高,學術上也缺乏長進,這是為什麼?首先是重視學習不夠,基礎沒有打好。不具備勤奮學習的基礎,也就談不上鑽研。有些醫生,平素也比較注意學習,甚至從古書中抄錄了很多的資料,雖然他注意到學術的積累,但由於缺乏探索精神,在診療中沒有掌握好對這些學術資料如何進行分析、鑑別和實際應用,也就難以取得更多的收穫。”
普及中醫學知識
秦伯未除了撰寫大量有深度學術專著外,還親自編寫宣傳中醫知識的通俗讀物,例如:《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所收錄的《家庭醫藥常識》《飲食指南》《藥性提要》《國醫小叢書》等,都從不同程度對於中醫學的普及和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縱觀《秦伯未謙齋中醫學全書》,我們不難發現,秦伯未的宏富著作既承前人餘緒,發掘古義,昭示後學,又獨具本人學術特色、真知灼見和珍貴實踐經驗。本書再次修訂出版發行,希冀為當今廣大中醫科研人員、臨床醫生、院校師生進一步強化中醫理論教、學能力,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