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大部分糖友為了保暖,食量增多,卻沒有適當增加運動量,導致血糖直線升高。
為了及時控制血糖,糖友在冬季應該時刻監測血糖波動情況。對於病情較輕的糖尿病患者,冬季至少半個月就應上醫院檢查一次血糖;而重度的糖尿病患者,冬季最容易因血糖驟然升高而出現併發症,最好能在家每天檢測血糖。那麼,糖友冬季監測血糖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選擇合適的環境溫度
環境溫度很重要!環境溫度很重要!環境溫度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血糖儀的準確性,一般血糖儀的使用溫度範圍在10~40°C之間,不同品牌的血糖儀會有一定的區別,請糖友們仔細閱讀說明書,按照要求選擇適宜的溫度。寒冬臘月天氣寒冷,糖友們小心血糖儀感冒哦!進入溫暖的環境後也不要馬上使用,要將血糖儀放置在溫暖的環境中半個小時再測試。
採血前保持手部溫暖
天氣寒冷,雙手容易冰涼,針刺後不容易出血,用力擠壓會導致組織液混入血液,引起測量值不準。建議糖友測前使手臂下垂15秒,另一手從手腕向下捋,或者甩手、搓手半分鐘左右,讓指尖的末梢血管充盈,方便採血。還可以用第二招——溫水泡手,能增加手指血液迴圈,有利於採血,還能保證監測的準確性。
使用需血量少的血糖儀
需血量比較少的血糖儀,通常配套的採血針外徑較細,細針對面板的損傷較小,可以減輕採血時的疼痛感。一般採血針較細的有28G、30G,即標前面的數字越大,針越細。
採血深度要合適
有些糖友常常將採血筆的力度調大,針刺過深。事實上,採血量只要滿足血糖儀檢測要求即可。刺傷手指較深,對區域性組織的損傷就越重。
採血部位常更換
採血部位要交替輪換,不要長期刺扎一個地方,以免形成疤痕。在手指側邊採血疼痛較輕,而且血量足,一般選擇無名指和小指的側面。另外,扎針時需要注意千萬不要擠壓採血的手指,因為太用力擠壓手指可致血液稀釋,影響檢測結果。
多按壓針眼止血
採血針刺傷的傷口,表面看不到有血液滲出,但面板下可能還在滲血。少量血液聚集在皮下,會變成小的皮下瘀血點。因此,採血後建議多按壓一會兒,這樣更有利於止血。
要知道冬天的血糖要比春秋兩季高。為了及時發現血糖的波動,在冬季,糖尿病人測血糖要比其他季節勤快一些,以下七種情況更要及時測量血糖,防患於未然。
七種情況必須測血糖
1.當沒有特殊原因而消瘦、乏力時,要檢測血糖。
2.合併肺炎、面板及軟組織感染、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時要每天檢測血糖。如此時的高血糖不能控制,會加重以上嚴重疾病的發展。
3.有些患者因合併了神經炎症、脊柱手術、過敏等必須應用大量糖皮質激素時,應密切關注血糖的變化,甚至1~2小時檢測1次血糖。
4.當糖友準備做手術時,如白內障摘除、膽囊結石等手術,應提前2周做控制血糖的準備,血糖基本控制在10.0 mmol/L以下才能做手術。應通過血糖監測,調整治療方案使血糖儘快達標。
5.合併心臟疾病的糖友,當感覺胸悶、憋氣時要關注血糖,症狀嚴重時需及時看醫生。
6.有些病友因感冒、發熱、腹瀉等進食少,應減少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的劑量。當感覺身體恢復後,需及時檢測血糖,不能簡單地恢復原來的治療方法。
7.嘗試減少藥物,甚至停藥的糖友,在更改方案期間應加強血糖監測,最好更改方案2周後檢測糖化血清蛋白,該指標代表了2~4周的血糖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