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足跟痛可能是腎虛
常常有人問:“我的腳後跟有點疼,是不是腎虛?”
足跟痛,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腳後跟疼,也叫跟痛症,在老年人群裡很常見。可是足跟和腎離得那麼遠,能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就談談關於足跟痛和腎的那點事。
1.腎經循行經過足跟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靈樞•經脈》),腎的經脈循行經過足跟,若經脈失養或不通,就可能出現足跟痛的症狀。
2、腎藏精,精生髓,髓充實,骨強健。
腎主骨生髓,腎精的盈虧對於骨的功能以及骨髓的產生都有重要的影響。一些人足跟痛,就和腎精虧虛、骨髓失充,足跟骨失於濡養有關。
3、腎虛易氣血虧虛
《黃帝內經》有言:“足太陰之下,血氣盛則跟肉滿踵(足跟)堅,氣少血多則瘦,跟空,血氣皆少則喜轉筋,踵下痛。”,和現代醫學認為足跟痛和足跟皮下脂肪減少、脂肪纖維墊變薄有關的觀點相類似。腎精虧虛者多易氣血不足,不能肉滿踵堅,從而造成足跟痛的發生。
4、腎虛易受外邪侵襲
腎虛患者身體往往較弱,容易受到風、寒、溼等邪氣侵襲,邪氣聚於足底可能會造成氣血執行不暢,“不通則痛”,足跟痛就這樣產生了。
足跟痛應該怎麼辦呢?輕度的足跟痛除了中藥和艾灸治療外,建議換軟平底鞋,多泡腳和足底按摩,多做踮腳尖、伸展腳踝、用腳趾抓筆或毛巾等動作。如果疼痛劇烈,建議到醫院仔細檢查後遵醫囑進行相關診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