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腸易激綜合徵,英文簡稱為IBS,顧名思義,就是腸道“容易激動”,受到情緒影響比較大的一種病症。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它的主要症狀就是發作性的腹痛,與精神緊張,情緒焦慮、壓抑等有密切的關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就是在精神緊張、焦慮的時候,就會突然肚子疼,然後有強烈的想大便的感覺,大便時表現為大便稀,腹瀉,排完大便疼痛就減輕、消失了。這種症狀會反覆出現,嚴重影響工作生活。

肝鬱、脾虛——腸易激綜合徵的根源

⒈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的主要原因,就是情緒失和,比如情緒過度緊張、情緒過度壓抑,肝氣失於疏洩。中醫認為,人的各種情緒,都和人體的五臟六腑具有密切的關係,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慮、肺主憂愁、腎主恐懼。肝氣鬱滯,會導致人情緒不好,情緒壓抑;同樣的,情緒壓抑也會導致肝氣鬱滯。

根據中醫的五臟五行理論,肝屬木行,脾屬土行,五行理論中木能克土,所以肝木能夠剋制脾土。肝氣鬱滯,就會導致脾氣受到過度地剋制,而引發脾氣虧虛。

⒉脾胃虛弱

脾主運化,若因各種原因致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水谷不能化為精微而反為溼與滯,於是清濁不分,混雜而下,洩瀉乃作。

中醫認為,脾胃虛弱是腸易激綜合徵本病的病理基礎。其病機在於肝脾氣機不暢、運化失常,大腸傳導失司,日久及腎,形成肝、脾、腎、腸胃諸髒功能失調。同時與情志失調、思慮勞倦密切相關。

這種型別的病症,其實很符合一個經典中醫方劑的主治範圍:痛瀉要方。

這個方子之所以稱為“痛瀉要方”,是因為它治療的病症就是“痛瀉,症見腸鳴腹痛、大便洩瀉、瀉必腹痛”這個症狀描寫,和腸易激綜合徵的症狀極為吻合。

而對這種型別的“痛瀉”,自古以來就是肝鬱氣滯,肝脾不和,導致脾胃升降失常。

其中白朮能夠健脾燥溼,芍藥能夠清肝、柔肝,緩急止痛,防風能健脾、祛溼、疏肝,陳皮能燥溼醒脾,行氣止痛。4味藥配合使用,對於肝鬱脾虛所導致的痛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當然了,腸易激綜合徵的治療,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用這4味藥就能治好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具體表現不同,所以具體到每位患者的時候,還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加減配方用藥。

#哆咖醫生超能團##謠零零計劃#

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視疲勞,如何選人工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