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平脈,就是正常人的脈象。《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平脈形態是三部有脈,一息四至(閏以太息五至,相當於每分鐘60~9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並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正常變化。

平脈的特點是有胃、有神、有根。

何謂有胃氣?《素問·平人氣象論》曰:“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也死。”胃為水穀之海,後天之本。人有胃氣則生,少胃氣則病,無胃氣則死;脈亦以胃氣為本,充則健,少則病,無則亡。張介賓《類經·素問平人氣象論》釋:“無太過,無不及,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者,便是胃氣之脈。”綜合古人論述,脈象從容、和緩、流利,是有胃氣的基本特徵。即使是病脈,不論浮沉遲數,但有徐和之象,便是有胃氣。

1、何謂有神?

心主血而藏神,脈為血之府,血、脈為神之基,神為血、脈之用,因此,健康人的脈象必然有神。陳士鐸《脈訣闡微·辨脈論》曰:“按指之下,若有條理,先後秩然不亂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餘按指而微微鼓動者,亦謂有神。”可見脈象有神的主要表現是柔和有力,節律整齊。即使微弱的脈,不至於散亂而完全無力為有神;弦實的脈,弦實之中仍帶有柔和之象的為有神。神以精氣為物質基礎,故診神之有無,可察精氣之盛衰。

2、何謂有根?

腎為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所藏,是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腎氣充足,反映於脈象必根基堅實。《難經·十四難》曰:“人之有尺,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診脈根之有無,可察腎氣之盛敗,亦知疾病之預後。脈象有根主要表現為沉取應指有力,尺部尤顯。病雖重,尺脈尚滑實有力,提示腎氣猶存,還有生機。因此,診察脈象根之有無,可測知腎精的盈虧和腎氣的盛衰。

總之,脈象之有胃、有神、有根是正常脈象所必備的要素。由於生理上的聯絡,脈之有胃、有神、有根是不可分割,相互包含的。無論何種脈象,只要有力之中不失柔和,和緩之中不失有力,節律整齊,尺部應指,就是有胃、有神、有根的表現,脈屬正常,或雖患病,精氣未敗,生機猶存,預後尚好。

平脈亦隨人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而有相應的生理性變化。《醫宗必讀·脈法心參》說:“酒後之脈常數,飲後之脈常洪,遠行之脈常疾,久飢之脈常空,室女尼姑多濡弱,嬰兒之脈常七至。”可見不同的生理狀態對脈象的影響是很顯著的,切脈時應考慮這一點。

首先,外界環境的變化時時影響著機體的生理活動。人體適應這種變化的生理性調節又可以反映在脈象上。《素問·平人氣象論》曰:“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鉤曰平……長夏胃微軟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故平人應四時,而有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浮、冬微沉的脈象變化。因為春季陽氣初升,寒未盡除,氣機有約束之象,故脈稍弦。夏天陽氣隆盛,脈氣來勢盛而去勢衰,故脈稍洪。秋天陽氣欲斂,脈象洪盛已減,輕浮如毛,故脈稍浮。冬天陽氣潛藏,脈氣沉而搏指。此為應時之脈,屬無病,反此則病。

地理環境也能影響脈象。南方地勢低下,氣候溫熱、潮溼,人體肌腠疏鬆,故脈多細軟或略數;北方地勢高峻,空氣乾燥,氣候偏寒,人體肌腠緊縮,故脈多沉實。

再者,性別不同,則體質有差異,脈象亦不同。婦女脈象較男子濡弱而略快,妊娠期脈常見滑數而沖和。

年齡上的區別,脈象亦有不同表現。年齡越小,脈搏越快,嬰兒每分鐘脈搏120次;五六歲的幼兒,每分鐘脈搏90~110次;年齡漸長則脈象漸和緩。青年體壯脈搏有力;老人氣血虛弱,精力漸衰,脈搏較弱。兒童脈象較軟,老人脈多兼弦。

在體格上,身軀高大的人,脈的顯現部位較長;矮小的人,脈的顯現部位較短。瘦人肌肉薄,脈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脈常沉。運動員脈多緩而有力。凡常見六脈沉細等同,而無病象的,稱為六陰脈;六脈常見洪大等同,而無病象的,稱為六陽脈。

一時性的精神刺激,也可引起脈象變化。如喜則傷心而脈緩,怒則傷肝而脈急,驚則氣亂而脈動等,當情志恢復平靜之後,脈象也恢復正常。

勞逸對脈象也有改變。劇烈運動和遠行之後,脈多急疾;入睡之後,脈多遲緩;腦力勞動之人,脈多弱於體力勞動者。

飲食方面,飯後、酒後脈多數而有力;飢餓時脈象稍緩而少力。

此外,少數人脈不見於寸口,而從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飛脈;若脈出現在寸口的背側,名叫反關脈;還有出現於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變異的脈位,即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不屬病脈。

總而言之,平脈即正常脈象,有胃、神、根的特點,但不同的生理狀態對脈象有相對的影響,如四季變化、地理環境、性別等,仍屬正常。

2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早晨服了一片降壓藥,傍晚血壓又升起來了,能改成服用一片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