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自1990年以來,癌症一直是國人的頭號死因。 癌症在過去給人的印象是不治之症,但近年來,治療方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癌症的康復率大大提高,甚至說是一種可以長期共存的疾病,

但與此同時,由於癌症治療的強大和徹底,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和併發症也越來越嚴重。 現在大家都知道,如果副作用太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結果就是治療本身的效果下降。 癌症治療已經從 "僅僅治癒癌症 "的階段,進入到 "最大限度地減少治療痛苦,安全地克服癌症治療 "的階段,現在也要求保證治療效果。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經常會在口腔中出現各種副作用。 口腔副作用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和困擾,還會影響癌症治療本身,如影響進食和說話,引起口腔細菌的感染等。 因此,在美國和日本,患者在開始癌症治療前要到牙科診所接受口腔護理,以儘量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這種 "癌症治療中的口腔護理 "的方法在國內也開始引起了關注。

化療對口腔的副作用

在抗癌藥物治療過程中,由於藥物的副作用,會出現各種口腔副作用。 這些副作用發生的頻率很高,在接受一般化療治療的患者中,約有40%的患者,以及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等高強度抗癌藥物治療的患者中,約有80%的患者會出現某種型別的口腔相關副作用。

口腔潰瘍是最常見的口腔併發症。 雖然頻率和嚴重程度因癌症型別和抗癌藥物而異,但大多數抗癌藥物治療都能觀察到口腔潰瘍。 但是,如果患者的全身狀況不佳,或者口腔清潔不到位,充滿了細菌,就有可能從口腔潰瘍處發生感染,導致症狀嚴重,延遲癒合。 在抗癌藥物治療引起的口瘡患者中,約有50%的人有嚴重的口瘡,對癌症治療本身產生不利影響。

在大多數癌症藥物治療過程中,還有一種副作用叫骨髓抑制,即人體對細菌的免疫力下降。 再加上癌症治療期間,由於噁心、乏力等原因,口腔清潔困難,增加了口腔內的細菌數量,極易發生口腔感染。 另外,當免疫力低下時,口腔感染也會蔓延到全身。

事實上,如果在牙齒尚未治療齲齒或牙周炎時就開始進行抗癌藥物治療,之前沒有任何症狀的牙齒會突然惡化,經常會出現疼痛和腫脹的現象。 此外,不僅是細菌感染,念珠菌(真菌:黴菌的一種)、皰疹病毒等特殊感染也較易發生。。

遺憾的是,當今醫學界仍然沒有突破性的治療方法,可以將副作用降為零。 但各種研究表明,為了降低副作用的風險,儘可能地緩解症狀,儘快恢復,有效地進行口腔護理,即保持口腔清潔,做好口腔保養。 在癌症治療開始前至少兩週看牙醫是非常重要的,在癌症治療期間要保持口腔的清潔和良好的保養。

口腔周圍放射治療對口腔的副作用

幾乎所有口腔或咽喉癌患者在口腔周圍區域接受放射治療時,口腔都會有一些副作用。 如果口腔的副作用變得嚴重,患者可能無法繼續治療。 臨時的放療停止會削弱治療效果。 因此,應儘量採用口腔護理,將副作用降到最低,使治療能按計劃順利進行,直至結束。

放射線最嚴重的口腔副作用之一就是口腔潰瘍。 它往往比化療治療引起的口瘡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 放射治療開始後約1~2周,口腔黏膜會逐漸紅腫,並有輕微疼痛。 隨著治療的進展,粘膜炎越來越嚴重,疼痛不斷,嚴重的時候會出現飲水困難。 放射治療結束後,粘膜通常會在3~4周內逐漸恢復正常。 但是,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傷口發生感染,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癒合。 放射引起的口瘡是一種主要的併發症,會影響您完成治療。 護理口腔可以幫助緩解症狀,降低繼發感染的風險。

輻射也會減少唾液的量,使唾液變得粘稠。 這種效果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年,且不完全可逆。 唾液少了,會讓你的嘴裡變得碎碎的,不舒服,難以品嚐食物。 還會使汙漬更容易粘附,口腔內的細菌增多,更容易發生感染,極易形成蛀牙。 因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後,有可能突然出現很多齲齒(稱為放射齲)。

而最嚴重的副作用是輻射引起的下頜骨壞死(下頜骨腐爛)。 暴露在輻射下的下頜骨,稍有不慎就會被感染而壞死。 最常見的誘因是拔牙。 人們常認為放療後幾年就可以安全拔牙,但事實上,放療後幾年發生骨壞死的風險幾乎是一樣的。 即使在放射治療結束後,你也應該繼續進行定期的牙齒檢查和護理,以避免不得不拔牙。

健骨藥物的口腔副作用

癌症擴散到骨骼的治療方法之一是使用強骨藥物(稱為骨質改良劑,如雙膦酸鹽或抗蘭克爾抗體),以防止骨折,緩解癌症擴散部位的疼痛。 長期使用這些骨質改良藥物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稱為下頜骨壞死(下頜骨腐爛)。 這種副作用的發生率並不高,大約只有1-2%,但如果真的發生了,就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因為疼痛會影響吃飯和說話,而且往往很難治療。

口腔衛生不好,細菌多,或者拔牙傷口引起的下頜骨壞死的副作用比較多。 為了預防骨壞死,在使用健骨藥物前要看牙醫,有問題的牙齒要拔掉,接受衛生指導(如牙刷指導),保持口腔清潔,治療期間要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檢查和護理牙齒,用藥後避免拔牙。 在治療期間也要注意口腔衛生,定期進行牙齒檢查和護理,避免用藥後拔牙。

管理口腔,讓你在癌症手術中生存

事實證明,口咽癌、食道癌等癌症在手術前透過口腔護理減少細菌,可以減少手術後的傷口感染、肺炎等併發症,這對癌症治療本身的效果也有幫助。

癌症治療開始前進行的口腔護理

對於癌症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口腔副作用,在治療開始後,也就是口腔問題發生後,不可能及時處理。 所以在癌症治療開始前,清潔口腔是很重要的,這樣就不容易出現問題。 如果患者被安排接受極有可能引起口腔副作用的治療,應在治療開始前看牙醫,並在癌症治療前對口腔進行管理,提前做好準備。 那麼,在癌症治療前,牙醫到底會提供什麼樣的護理呢?

1)口腔內部的檢查

在癌症治療期間,我們會檢查是否有牙齒問題,如大齲齒或牙周炎等。 如果有這樣的牙齒,會在癌症醫生的諮詢下,儘可能地進行緊急治療,至少在癌症治療穩定下來之前,可以安心生活。

2)清潔口腔

要預防口腔內的細菌感染,並在治療過程中減少或降低問題,最重要的是'減少引起問題的細菌數量。 為了減少細菌的數量,需要對口腔進行徹底的清潔,使用潔牙機徹底清潔牙石和牙菌斑。

3)自理能力指導

口腔清潔完成後,有一件事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保持口腔的狀態。 就是 "正確刷牙"。

這是保持口腔清潔的好方法,但如果事後不好好刷牙,細菌會迅速滋生。 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腔護理(自我護理),使口腔保持良好的狀態,減少細菌。 在牙科指導下正確刷牙,有效保持口腔清潔。 用自己的雙手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細菌侵害。

如果您在癌症治療期間出現口腔副作用

1)口腔潰瘍

要想研製出一種劃時代的藥物來控制抗癌藥物和放射線對口腔造成的口腔潰瘍,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對於已經發生的口瘡,可以採取三種基本措施來預防:(1)清潔口腔,防止感染;(2)保持口腔溼潤,避免口腔乾燥;(3)使用各種止痛劑來緩解疼痛。

(1) 預防感染

口腔潰瘍的感染會導致疼痛突然加劇,延遲癒合。 用牙刷清潔口腔是預防感染的基本方法。 輕輕刷牙,避免觸及疼痛部位。 特殊的感染,如念珠菌(真菌的一種)和皰疹也會發生。 念珠菌感染的特點是即使靜止不動也會有刺痛或刺痛,而皰疹感染的特點是針刺般劇痛。 如果口腔潰瘍的疼痛突然加重,應儘快諮詢醫生、護士或牙醫,因為可能已經發生了感染。

(2) 保溼

當黏膜乾燥時,疼痛更容易加劇,更容易發生感染。 輕度的口腔潰瘍只需溼潤口腔即可緩解。 經常漱口,防止粘膜乾燥。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乙醇)的漱口水,因為酒精會剝離粘膜的水分。 使用具有高保溼效果的漱口水、凝膠、軟膏、噴霧劑或其他適合自己病情的產品。

(3) 緩解疼痛

忍受痛苦是沒有好處的。 止痛藥對粘膜炎的疼痛是有效的,請諮詢醫生,做好止痛藥的服用。 此外,表面麻醉劑可暫時麻痺粘膜的知覺,可直接塗抹在疼痛部位,也可混入漱口水中緩解疼痛,便於進食。

(4) 口腔感染

如果發生口腔感染,如蛀牙或牙齦疾病惡化,需要進行牙齒護理和治療。 為了能在癌症治療期間接受牙科治療,一定要諮詢你的癌症醫生或牙醫,以免影響你的癌症治療。

然而,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儘可能防止口腔感染的發生,在癌症治療開始前,要去看牙醫,向牙醫說明是在癌症治療前和今後癌症治療的日程安排,檢查是否有蛀牙和牙周病,並接受緊急治療。

口腔健康支援癌症治療

在漫長而艱難的癌症治療過程中,進食對患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能夠吃得好,有一個健康的口腔,對於保持體力,度過治療的最難關非常重要。而癌症患者口腔的健康與口腔副作用的發生和嚴重程度有關。 在癌症治療的各個階段,保持口腔清潔和健康是很重要的。

請在癌症治療開始前 "先 "看牙醫,在癌症治療開始前穩定你的口腔。

每天以連載形式發出一篇癌症治療全流程指南,意在做一套大家聽得懂的癌症科普指南

12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修心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