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年入冬後都是血管病高發時期,最近周圍血管科門診量比平時明顯增高。

入冬後,氣候寒冷,氣溫驟降,人體耗氧量增加,機體為儲存熱量,維持正常體溫,血管收縮,易致血管痙攣,血流緩慢,血壓增高,心臟負荷隨之增大。因此在冬季血管疾病發病率很高。尤其是家中有“三高”的朋友們一定要格外注意。

當心!天氣變冷增加中風概率

天氣轉涼後基礎血壓一般會升高,增加了中風的風險。

血管遇冷易“抽筋”

人體需要抵抗低溫的時候,會把血液從皮下血管送到身體內部儲存能量。這樣一來,就會導致面板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心臟和大腦的負擔加重。寒冷還會直接刺激腦血管,導致腦動脈痙攣,發生急性腦梗死。

氣候乾燥導致血液黏稠

北方地區秋冬季氣候乾燥,空氣溼度較低,人體消耗水分多,如果不重視喝水,容易造成血液黏稠、血流減慢,更容易形成血栓,造成缺血性腦中風(腦梗)。

越注意生活中的細節,中風的機率越低

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控制好幾個主要的高危因素,九成中風可以預防。“三高”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下面這些生活方式,能降低中風發生的概率。

1、控制好血壓,中風機率↓48%

限鹽:每日攝鹽量小於6克,減少烹呼叫鹽及含鈉高的調味品如味精、醬油。

補鉀:鉀元素可幫助人體抵抗鹽中鈉元素所造成的血壓升高和血管損傷,建議每日鉀攝入量為3.5~4.7克,可多吃莧菜、花生等食物。

2、控制好血脂,中風機率↓27%

血脂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

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偏高:限制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最好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腦、魚子醬、蝦醬,以及螃蟹、魷魚等無鱗魚類食物。

甘油三酯偏高:植物油優選橄欖油、菜籽油,每天攝入食用油不超過20克;不吃肉眼可見的肥肉或動物油脂、奶油;儘量不吃或少吃甜食以及所有含糖飲料等,過多攝入的糖分會在體內轉化成甘油三酯。

3、控制好血糖,中風機率↓4%

多吃雜糧蔬菜:大部分雜糧、雜豆、薯類,都比白米白麵的血糖反應低。糖尿病患者將一部分精白米麵換成雜糧有利於控制血糖。

先菜後飯,且多菜少飯:進餐順序對血糖影響很大,建議先吃少油烹調的蔬菜,再吃一點魚、肉、豆製品,最後再吃主食。並且最好多吃菜,少吃飯,一小口飯配一大口菜餚。

4、多運動,中風機率↓36%

對中國居民來說,除了高血壓,缺乏體力活動也是重要危險因素,建議每週堅持運動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

拍類運動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5、健康飲食,中風機率↓19%

《柳葉刀》釋出全球飲食領域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對健康傷害最大飲食方式,是食鹽攝入過多、雜糧和水果攝入過少。

半斤水果:建議每日攝入水果200克~400克,大概每天一個蘋果搭配一個橙子或者香蕉,或者是200克的葡萄加上一個雪梨。

一把雜糧:建議每天吃夠125克雜糧。將食物中的精米和白麵替換為雜糧,如豆類、全穀物、薯類,就比較容易達到這個目標。

6、戒菸,中風機率↓12%

吸菸和二手菸都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最好戒菸。

7、限制酒精攝入,中風機率↓6%

不少人認為少喝點酒對健康可能無害。但2018年8月,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的一項涉及全球2800萬人的研究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最好滴酒不沾。

8、釋放壓力、中風機率↓6%

聽音樂、讀書、修剪花草、冥想等方式,都有利於清空大腦垃圾,起到放鬆的作用。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益陽生活小貼士」吃水果是不是不削皮更好?吃水果的 8 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