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體的血壓其實與年齡是有相關性的,也就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血壓也會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人們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血壓因為年齡而變化這個特點,因此現在對於高血壓的治療大多數集中在對於年齡較大患者以及出現併發症的防治方面。而大大忽略了中青年高血壓的干預。但是,早期對中青年血壓的處理是可以減少以及延緩血壓進展以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的。

就拿我國來說,大於18週歲的人們高血壓的患病率粗算大約在25%左右,而且仍然是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的。但是我國居民對於高血壓的發病、診斷與治療等方面瞭解的甚少。 因此,高壓患者發生腦出血、腦梗死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發生率較高,與高血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是相關的。而早期並積極的處理可以有效的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從年齡方面來說, 如果你等到50歲以後才開始關注血壓的話,那麼就已經比較晚了。

中青年高血壓的控制目標由於中青年時期的高血壓患者是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低風險人群。因此,對這些人群的血壓處理目標明確的概念較少。對於這種中青年的高壓患者來說,血壓控制的目標值設定在小於130~80mmHg,甚至是年齡及身體允許的話降低至120~80mmHg,相對於老年患者的目標值140~90mmHg則更為合適一些。而且,對於這種年輕的高血壓患者進行處理比老年高血壓患者處理獲得的收益更大。更能延長生存期以及預後,減少遠期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2點建議如何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壓,一方面是將血壓的目標值降低,另一方面就是提早進行降壓的干預。因此,早期進行高血壓的干預對我國高血壓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高壓患者最為擔心的就是遠期出現心腦血管意外風險。為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有以下2點建議。

1,在高血壓的干預中,要及早進行處理,要設定降壓的目標值,35~55歲之間的人群,大多數人群血壓是輕度偏高的表現,比如說血壓在130~140/80~90mmHg左右,這個區間內雖然這個是不需要進行吃藥治療的,但是呢也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小於45週歲的人群應該把血壓目標值設定為120/80mmHg,這樣的話是對預後更加有益處,長遠來看可以減少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2、中青年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因素的影響,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可能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飲食方面除了吃的太鹹以外,長期的飲酒、長期的高脂飲食等都可能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還有就是生活中如果長期熬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與焦慮狀態中也會進一步增加高壓的風險。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糖尿病腎病該如何治療?從這7個方面開始,有效控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