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合併症,也是第二位常見慢性腎衰的病因。糖尿病腎病的最開始症狀為蛋白尿,糖尿病腎病患者出現水腫多半是因為患者出現大量的蛋白尿所導致的,如果出現水腫說明患者已經到了糖尿病腎病後期。嚴重的患者會造成腎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改變,人口的老齡化也在改變(逐漸上升),糖尿病的患病機率也在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如果糖尿病發展成為腎病,就會不斷向更嚴重的病情發展。糖尿病腎病分為一型和二型,一型分為五期:
①腎小球高濾過期:此時期腎小球濾過率明顯比正常的濾過率要高;
②白蛋白尿期:白蛋白尿的排洩是正常的,但是在運動完或者是應激狀態下排洩率會上升;
④蛋白尿期:白蛋白尿持續增多,在這個時期會出現水腫和高血壓的現象,腎功能逐漸下降;
⑤腎衰竭期:蛋白排洩率明顯減少,血壓升高。
糖尿病發展階段,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影響,形成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是一個綜合的管理、綜合的治療,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是針對糖尿病腎病的。所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治療糖尿病腎病,要從治療糖尿病開始,進而治療腎病。從七個方面來介紹預防、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方法,見下文。
1 、血糖方面要想治療糖尿病腎病,首先要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好,並且一定要達到理想的數值,血糖控制的越好,患上糖尿病腎病的機會越小。空腹血糖要控制在 3.9 ~ 6.1 mmol/L 左右,餐後的血糖要控制在 8.0 mmol/L 左右。患者早期的腎病症狀不明顯,主要是血糖,服用的藥物應該有降低血糖、降低蛋白尿的作用。
2 、血壓方面患者要在飲食上改變,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對於高糖、高鹽食物嚴格進行把控,患者的體重要控制在正常的範圍以內,避免因為體重的原因給腎臟造成負擔。堅持服降血壓的藥物,穩定住血壓。積極控制住血壓,達到正常的標準,適當地鍛鍊,進行補鈣,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降壓藥,收縮壓控制在 90 ~ 140 mmHg 左右,舒張壓控制在 60 ~ 90 mmHg 左右。
3、 血脂方面血脂紊亂的患者,應該注意血脂方面的治療,口服降低血脂的藥物如:他汀類。適當地進行運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把脂肪消耗掉,減輕自己的體重,戒菸戒酒,定期監測血脂的水平。避免吃些動物的內臟、油炸食品,飲食適宜清淡飲食。將膽固醇的數值控制在 4.5 mmol/L 以下。
4 、穩定白蛋白尿治療期間要堅持優質的低白蛋白飲食,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和降壓藥、降脂藥、降糖藥配合使用。同時服藥降低蛋白的藥物,一般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醫生不建議使用激素類藥物和免疫抑制劑類藥物的治療。預防感染,提升免疫力是最關鍵的措施,日常生活的時候,要注重身體鍛鍊,飲食要規律且合理,定期到醫院檢測自己的免疫力水平,如果需要可以服用些增強免疫力的藥物。
5、 防止泌尿系統感染糖尿病腎病患者睡眠減少、食慾不好,造成患者的抵抗力嚴重下降。因為糖尿病腎病患者出汗較多,若沒有及時給患者補充水分,患者就會排尿的次數減少,沖洗細菌的作用就會降低,所以糖尿病腎病及容易出現尿路感染。在患病期間多飲水,避免發生泌尿系統的感染。
6 、合理飲食阻止糖尿病腎病發展的最重要方法是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根據腎病的階段,採取的用藥劑量也是不同的,少鹽飲食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血壓的升高、水腫的程度,適當地補充鐵劑鈣劑對腎臟的恢復有著很重要的關聯。保證身體所需要的營養補給,維持自身的健康,保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內,飲食上以優質蛋白、低脂、低鹽、高鈣為主,限制患者的糖攝入,還要戒菸戒酒。
7、 透析治療和腎移植對於終期糖尿病患者來說,腎移植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將健康人的腎臟移植到腎臟功能喪失的患者身上,腎移植手術期間,合理應用輔助的藥物,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減輕了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保護並改善了患者的腎功能。
在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血糖下降,血漿膠體滲透壓也會降低,進而造成低血壓,定時進行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變化。透析期間會出現高鉀血癥的現象,要求患者嚴格控制好飲食,告知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定期檢查糖化血紅蛋白。透析期間還會出現感染的現象,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的感染,加強營養的攝入,對於無尿的患者應該控制水分的攝入。
總而言之,治療糖尿病腎病包括七個方面:血糖、血壓、血脂、穩定白蛋白尿、防止泌尿系統感染、合理飲食、透析治療和腎移植手術七個方面。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把控制血糖作為基礎治療,高血壓是造成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糖尿病腎病中是很常見的。控制血壓的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卡託普利類等)、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氯沙坦、奧美沙坦等);控制血糖的藥物有(磺脲類降糖藥,雙胍類降糖藥);降低血脂的藥物有(膽酸整合劑、煙酸等)。同時需要患者積極地應用阻滯劑來控制蛋白尿的發生與發展。同樣還需要患者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進行調整,以適應疾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