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糖尿病能夠降低大腦的反應速度,那麼在沒有患老年痴呆的時候,究竟怎樣做才能自救?以下將在不同方面進行探討,給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證在有效控制的方式下,能加強對老年痴呆疾病的瞭解,也能在必要的時候學會如何自救。

1、 利用智力訓練來延緩我們的大腦衰老

①要想保持自己有一個靈活的頭腦,就要多動腦、常用腦,來延緩大腦衰老,比如讀報、看書等閱讀都會有助提高記憶力,因為,喜愛閱讀能夠從書籍來獲取知識和精神享受,也能帶給自己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不管是提高自己的記憶力還是有助於身心健康方面來說,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真的很重要;

②聽音樂現在已經不是專屬年輕人的喜好,很多老年人也開始喜歡,因為聽聽音樂能夠使人們的心情變愉悅,還是幫助老年痴呆治療的好方法,據研究表明,聽音樂能透過人們的聽覺系統對大腦邊緣的系統以及內分泌中樞網狀的系統產生作用,讓人體的內分泌、神經系統等都會被得到調節,事實證實,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防止其記憶力繼續退化,音樂記憶治療法是非常有效的;

2、 生活方式要健康

腦血管疾病是老年高發的一種疾病,腦部缺血缺氧、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等這些原因都會引起腦血管性的痴呆,這種痴呆主要是因為腦血管病所致,出現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從而影響病人的智力和生活能力。對於患者有糖尿病的病人必須清淡飲食,還要低脂低鹽,並早睡早起,定時進餐,養成一種良好生活習慣,對防止腦血管病的發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3 、食物來預防老年患有痴呆症

①核桃中富含豐富不飽和的脂肪酸,也就是亞油酸,機體吸收之後就會轉化成腦細胞的組成物質,因此,對健腦很有幫助,但是核桃的熱量很高,一般兩個核桃就是一種食物的熱量,因此,糖尿病病人在吃核桃的時候必須根據食物的交換份量來減少其他攝入的食物量;

②芝麻可以養陰潤燥、補腎益腦,尤其是肝腎精氣不足併兼有腸燥便秘、口舌乾燥等症都較為適宜;

④多吃魚有助於預防患者發生老年性痴呆。因為痴呆的病人腦部存在不飽和脂肪酸水平比較低,魚肉特別是金槍魚中,含有很高的脂肪酸。糖尿病病人要多吃魚,特別是深海魚,並且吃魚還能補充優質蛋白,還可以預防發生老年痴呆;

⑤經常飲茶也能將乙醯膽鹼酯酶活性降低,這種酶會破壞人的神經傳遞素,而發生老年痴呆。喝紅茶與綠茶都有抑制這種酶的活性作用,能夠改善人們的記憶與預防老年痴呆,綠茶比紅茶更勝一籌。

4、 穴位按摩

4.1 按摩雙側的翳風穴、風池穴

風池穴在人體的項部和枕骨之下,耳後髮際下的凹窩內。而翳風穴位於耳垂後的凹陷處,這兩個穴位可以改善人們基底動脈的供血情況。

4.2 四白穴

四白穴位於下眼眶的中點,其直下為 0.5 cm 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多氣多血,刺激這個穴位來促進顱內的供血。

4.3 印堂穴

印堂穴在兩眉頭中點,這個穴位可以改善腦部血液迴圈,起到活化腦細胞,從而增強記憶力。

4.4 委中穴

這個穴位在膕窩的正中,主要經脈循行在從頭頂進入聯絡於腦,進行刺激這個部位,能夠直達腦府,讓渾身舒爽、頭腦清利。

以上穴位只要堅持每日早晚按摩一次,一次 20 分鐘,長期堅持,能夠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5 、保持良好的心態

人們經常在說糖尿病病人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不良的情緒會造成血糖波動,其實良好的心態同樣可以幫助預防發生老年痴呆。在英國的一項研究中顯示,不發脾氣、個性平和的人,年紀大了是不易發生痴呆的,希望每一位糖尿病病人都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良方。

6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①平時除了進行腦力勞動外,體育運動同樣能讓大腦變得活躍。研究結果表明,雖然運動對於緩解痴呆病人情緒方面並無特殊作用,可是卻能提高病人生活的質量,如能夠提高疾病認知能力與協調運動能力,因此,在老人身體條件情況允許時,可以多做慢跑、散步、健身操等一些有氧運動;

②做手指操運動:從中醫上來看,人的手上集中了很多與大腦有關的穴位,並聯系全身內臟,如果適當進行刺激手上的經絡穴位,以手指作為中心來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能夠刺激到大腦皮層,進而使神經系統永葆青春活力,老年痴呆也可以被很好地預防;

7 、注意發生老年痴呆的危險訊號

老年痴呆在早期主要的表現是記憶力發生減退,一些近事很容易遺忘,判斷能力還會下降,並且多疑等,等病情加重後,發展成中度的痴呆,患者表現出很嚴重近遠的記憶受損。因此當糖尿病病人發生判斷力差、記憶力明顯減退、書寫困難的情況時,儘早就醫,接受治療。

透過這篇文章對老年痴呆的預防進行詳細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老年痴呆症已經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心態,並多做一些能夠預防發生老年痴呆的事情,要多鍛鍊身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最後祝所有的老年患者都能有一個好身體,快樂地安享晚年。

7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談談冬至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