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出生於物質匱乏的年代,成長在缺醫少藥的時期,當過赤腳醫生的老師,做過萬金油似的全科醫生,退休後致力於中醫康養事業,與共和國同齡的中醫師鄭記祥從醫四十餘年,醫治病患不計其數,既是市中醫醫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強的建設者,也是我市從缺醫少藥到健康養生蛻變的見證者,他說,只要我還能繼續工作,還能為患者服務,我就願意在中醫這個崗位上繼續幹下去。

1975年,從廣西中醫學院畢業的鄭記祥響應國家號召,到公會鎮中心衛生院工作。鄭記祥回憶道,初到鄉鎮工作,衛生院的簡陋、人才的匱乏、缺醫少藥的情況讓我震驚。雖然鄭記祥學的是骨科,但是在鄉鎮醫生配備不足的情況下,鄭記祥只能竭盡所能,邊工作邊繼續學習做起了全科醫生。為了提高村一級醫療水平,鄭記祥還當起了各村赤腳醫生的老師。作為七十年代的大學生,鄭記祥在大家眼裡不僅知識淵博還醫術高明,身上有一層神祕的色彩,讓大家不敢接近。

鄭記祥檢視病人病歷。

為了更好地融入群眾,鄭記祥主動進村入戶,為患病群眾看病抓藥。農忙時節的田間地頭、鄉鎮水利工程的工地上....總少不了鄭記祥揹著藥箱給大家看病宣傳衛生知識的場景。為了解決缺醫少藥的問題,鄭記祥與村民一道上山採藥,用草藥為群眾治療好了不少疑難雜症。

時間久了,大家都把鄭記祥當成了自家人,而鄭記祥也在為群眾解除病痛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1979年,賀縣中醫院籌建,鄭記祥被調回縣裡參與籌建工作。回望自己從大學畢業就到鄉鎮工作的四年,鄭記祥說,在艱苦的條件下,不斷的學習,親身體會最基層的困難,不斷積累自己的經驗,這些都是一輩子寶貴的財富。

從1979年籌建縣中醫醫院到2004年市中醫醫院搬遷到市區新址,鄭記祥見證了市中醫院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醫療水平不斷提升的程序。“現在我們各個科室的大學生、研究生越來越多,我們中醫也從望聞問切發展到利用各種高新裝置輔助診斷和治療,我們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群眾也不用有什麼病痛就往南寧跑了!”說起市中醫院四十多年年來的發展,鄭記祥十分自豪。

鄭記祥在為患者診斷、治療。

“在物資匱乏年代,大家都不太注重康養,只有在生病了,才會尋醫問藥。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注重養生,講究治未病,讓自己更長壽!”鄭記祥認為,在康養治未病領域,中醫更能發揮作用,中醫養生的理念也會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鄭記祥雖然已經退休,但他欣然接受醫院返聘的決定,指導推拿科的業務發展,繼續為我市的康養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秋季養胃護胃,做好這些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