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看不見的小細菌,看得見的大作用

便祕、腹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這些常見的胃腸道病症相信不少人都體會過,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是由腸道的原住民---微生物,決定著我們腸道乃至全身的健康狀態。

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種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人類胃腸道內構成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一個人結腸內就有400個以上的菌種,僅腸道細菌的總重量可達到1-2公斤。其中包括:有益菌(組成腸道的生物屏障)、共生菌(多為條件致病菌,如:大腸桿菌等)和有害菌(致病菌,主要是過路菌),它們之間相互維持在一定的平衡狀態,這種平衡對於腸道的健康具有重大意義。一旦這種平衡被打亂,則會很快出現胃腸道的不適,進而影響整個機體的運作。

通常情況下,如果腸內菌群正常,腸內黏膜呈現粉紅色,表示腸內環境相當良好。益生菌的主要作用表現為:

1、影響糞便質地

在胃部分解消化的食物,經由小腸吸收營養後,成為粘稠狀物體送至大腸。然後再經過18小時將水分及礦物質吸收,就變成容易排洩的糞便。腸道內環境良好時,糞便軟硬適中,排便順利。

2、調節腸蠕動,助便排出

藉助腸的蠕動,將糞便緩慢的推送至肛門。如果蠕動過快或太慢,都將影響糞便的構成,導致便祕或者腹瀉。而如果腸內環境平衡,則蠕動的速度就相當的有規律,糞便可順利排出。

3、有助維他命的合成

益生菌能維護粘膜的健康,幫助合成維生素,如:有助熱量產生的維他命B1、B2、B6等,以及與止血、骨骼形成有關的維他命K等。

4、加速清理有害物質

健康的腸道並非完全沒有有害菌的存在,有害物質多少會產生。當然還包括,吃進體內的食品化學新增物,或是無法成為營養成分的物質。只要腸內環境良好,這些物質在開始危害身體前就被排出體外。

5、避免病原菌的侵害

有益菌可以刺激並提高身體的免疫機能。而且易引起食物中毒等病原菌因具怕酸特質,所以像是含有好菌的乳酸飲料或健康食品等,都可抑制病原菌在腸內繁殖。

如果腸道菌群失調,腸內黏膜粗糙充血,血液迴圈不暢而呈暗紅色。有害菌對於機體的損害主要包括:

(1)排洩不順暢,腸內糞便囤積

為幫助排便,糞便的軟硬程度要適中,但不健康的腸道則因膳食纖維的不足,導致糞便囤積大腸,無法順利排洩;又或者是因有害菌的繁殖引起細菌感染,而產生腹瀉的發生。

(2)蠕動過快或太慢

腸道不健康,可能會影響腸的蠕動速度過快或太慢,妨礙糞便順利排出。糞便更會因此變太硬或太稀,最終導致便祕或腹瀉,腸道中有害菌群更因此加速繁殖,如此惡性迴圈下去。

(3)產生有害物質

不健康的腸道是有害菌繁殖的絕佳場所,大量的有害菌會導致害物質的產生。這些物質不但是惡臭屁的來源,更會加速腸壁的老化,產生導致癌症的物質,成為大腸癌的發病根源。

(4)導致有害物質的重吸收

有害物質不會乖乖地待在腸內,它會隨著腸的吸收而跟著血液迴圈全身,引起疲倦、肌膚乾燥、頭痛、嘔吐等身體不適。這也是導致長期胃腸亞健康狀態者出現口臭、面色黯淡的原因。

(5)病原體容易侵入

不健康的腸內,乳酸菌等有益菌的量會變少,腸內呈鹼性。另外,因有害菌所產生的有害物質使腸壁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腸內殺菌作用變弱,細菌或病原菌更容易侵入。

另外,長期的腸道菌群失調會增加代謝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心腦血管病(如動脈粥樣硬化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過敏、哮喘、關節炎等)的發生風險。

因此,飽受便祕、腸易激、腸炎等消化道疾病困擾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腸道有益菌群,包括避免濫用抗菌藥物、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製劑,在服用益生菌素的時候注意溫水送服,避免高溫破壞菌落活性。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會喝粥的人更長壽,一碗粥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