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絕對稱得上童年一大糗事。然而,對於一些孩子來說,雖然年歲漸長,但這件糗事還是如影隨形。
一般來說,3歲以內的尿床是兒童正常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但若3歲後還在尿床,特別是每天都尿床,且沒有任何訊號,孩子沒有知覺,家長就要警惕一種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疾病——遺尿症。
雖然每年約有15%的患兒可以自然痊癒,但有報告指出,約0.5-2%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至成年,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事業,甚至婚戀。
因此,兒童遺尿症亟需引起家長和醫生的重視,儘早讓孩子接受規範治療。
《兒童遺尿症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出,遺尿症的基礎治療應貫穿於治療全程,主要包括:
作息飲食調節:
家庭制定規律作息時間;
患兒白天正常飲水,避免食用含茶鹼、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
晚餐定時宜早,且宜清淡,少鹽少油,飯後不宜劇烈活動或過度興奮;
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睡前排空膀胱,睡前2~3 h應不再進食和大量飲水。
行為治療:
養成日間規律排尿、睡前排尿的良好排尿排便習慣。
覺醒訓練:
在膀胱充盈至即將排尿時,將患兒從睡眠中完全喚醒至清醒狀態排尿。
心理治療:
家庭需認識到夜間尿床不是孩子的錯,避免指責患兒,鼓勵其正常學習和生活;
在醫師和家長幫助下,使患兒樹立治療信心,減輕心理負擔,積極參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