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醫認為寒溼包括外感寒溼和內生寒溼兩個方面。外感寒溼:外感寒溼邪氣,氣血執行受阻。內生寒溼:寒溼內困而損傷脾陽,或脾腎陽虛而寒溼內停。

外感寒溼以關節、筋骨疼痛為常見症的證候;內生寒溼以畏寒肢冷,腹痛洩瀉,或浮腫為常見症的證候。

產生原因

溼寒多為脾虛導致。若體外空氣潮溼寒冷便會導致人體脾虛並且出現溼寒之證,人體內便會有溼寒之邪了。

寒溼之邪停留在經絡,關節部位,要用祛風溼通絡的藥物。

2、寒溼之邪停留於臟腑,要選用入臟腑的化溼或者燥溼藥。

3、寒溼之邪用藥,還要看引起寒溼的具體病因。寒溼分為外溼和內溼,外溼多由於外感六淫之寒溼;內溼多由於臟腑陽氣不足,尤其是脾腎陽虛導致的內溼。外溼宜祛邪,內溼要溫補臟腑之陽氣。

若要解決溼寒之邪,便需祛溼溫中。在飲食上忌用生冷食物,以免傷脾加重溼寒。

寒溼症狀有哪些: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溼越重。

反覆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溼。

2、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溼。

3、出的汗都是冰涼的,代表體內有寒溼。

4、小便清長,而且次數增加,代表體內有寒溼。

5、流清鼻涕或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6、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7、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8、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9、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10、長溼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溼。

11、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12、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13、四肢關節疼痛、頸肩痠痛、肩周炎、腰痠背痛等症狀,代表體內有寒溼。疼痛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溼越重。

寒溼體質該如何調理?

1、注意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宜暴飲暴食,避免導致血液過多集中在腸胃道,各肌肉的血液就會減少。以及限制鹽分和寒性食物的攝入,少吃寒性食物和冷飲,應以常溫的飲品為主。

2、避免壓力過大:壓力過大會導致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造成血管收縮後血液迴圈受到阻礙,從而使體溫低下。所以在平時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因為工作和生活受到過多的壓力,多進行活動釋放壓力。

3、多運動:由於血液不流通也會導致能量的新陳代謝變差,從而使身體寒溼,而運動可以促進血液的流動,增強血液迴圈,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運動可以快速排汗,而且身體中的毒素和寒氣也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所以多運動可以有效調理寒性體質。

4、泡腳:泡腳可以刺激足底的血管擴張,促進血液的迴圈,當血液迴圈加快的時候就可以使身體內的寒氣排出體外。也可以選擇泡熱水澡的方式,泡熱水澡可以使身體變暖,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使溼氣更快的排出體外。

5、喝熱水、生薑水:多喝熱水可促進人體出汗排汗,有利於將體內的寒溼排出體外。生薑水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所以體內寒溼嚴重的人可以喝生薑水,對排出人體內的寒溼是非常有效的。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吃什麼能預防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