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科普一下# #健康真相館# #了不起的醫生# #清風計劃# #2019生機大會#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深秋時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迎來了明顯的降溫過程。經歷了夏天和夏秋之交的悶熱天氣,我們的身體通常會聚積不少溼熱之邪,這些“毒素”潛藏於體內便會埋下禍根,使冬季變得容易生病。因此,趁著還未入冬,給身體來一次大清洗,驅除體內毒素,守住正氣,為冬季儲備能量。

一、入冬前先給臟器洗個澡

1、清肺。進入深秋,霧霾天氣“重灌上陣”,肺臟首當其衝面臨考驗。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裡多做深呼吸,不僅能增加肺活量,增強肺功能,還可將肺部汙濁之氣排出。

2、清腸胃。秋季天氣乾燥,加之現代人嗜酒、嗜食辛辣食物,極易形成胃火,表現為口乾口臭、牙齦腫痛、便祕等。清胃火,給大家提供一個日常簡便易行的方法——喝蘿蔔汁。

3、清肝。秋季燥邪偏盛,人們常常會表現出心情煩躁易怒、口腔潰瘍、口乾、尿黃等症狀,這是肝火旺的表現。

4、清腎。秋季溼熱之邪易傷及腎陰,使得腎臟蒸騰氣化功能失職,溼邪無法祛除,致水液聚積,表現為眼瞼、四肢水腫,下肢浮腫尤甚。

二、冬季養生 藏腎護陽平安過冬

1、早睡晚起,藏腎固陽

中醫養生家認為,腎屬水,開竅於耳和二陰,“其味為鹹,其華在頭髮,其液為唾”,功能為藏精,主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

冬天,腎臟像水一樣開始潛藏、凝滯,人體陽氣內收,精氣固藏,所以毛髮黑潤、牙齒堅固,腰背挺直,反應敏捷,耳聰目明。若封藏不固,精氣就會流失,出現發枯齒搖、耳目失聰、喘息咳嗽、腰膝痠軟、二便失常等不良現象。

2、冬季進補,因人而異

冬季進補的方法有兩大類:一類是食補,一類是藥補。陽氣虛弱、氣血不足的老人及身體虛弱的病人,推薦用食物補益,如羊肉性溫熱,可溫補強壯;雞肉偏甘溫,可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牛骨髓、蛤蟆油(別稱雪蛤膏)等,則有壯陽的作用。

Editor:Cherry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坊間傳說的“泡溫泉有益身心健康”是真的嗎?如何科學泡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