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證論治
(1)陰虛火旺
主症:咽部不適或嚥下痛,咽喉乾燥,伴有五心煩熱,盜汗,或心悸,腰痠腿軟,耳鳴,小便短少。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則:滋陰降火,清利咽喉。
方藥:麥味地黃東加味。
(2)火毒內結
主症:咽喉疼痛劇烈,吞嚥時疼痛加劇,並出現吞嚥困難,伴口氣臭穢,口乾口苦,頭痛劇烈,心煩失眠,耳鳴耳聾,小便短赤。舌質紅或紅絳,舌苔黃或黃厚,脈弦滑數或澀。
治則:瀉火解毒,疏肝健脾。
方藥:柴胡清肝東加味。
(3)氣滯血凝
主症:咽喉疼痛,吞嚥時加劇,甚至吞嚥困難,伴有耳內脹閉,或耳鳴、聽力下降,頭痛,自覺煩熱,胸脅脹痛,或有硬結。舌質紅或紫斑,苔白或黃,脈細、澀、弦、緩。
治則:行氣活血,消堅散結。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味。
2、單方驗方
(1)內服方:生地20g,赤芍、丹皮、紫草、銀花、連翹、麥冬、山豆根、川楝子、夏枯草各10g,玄蔘15g,馬勃、生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2劑。
(2)滋腎填精方:熟地15g,山藥12g,茯苓、澤瀉、菟絲子、懷牛膝各10g,山萸肉、丹皮各6g,制附片5g。水煎服,每日1劑。
(3)健脾補肺方:黨蔘、黃芪各12g,白朮、茯苓、當歸各10g,炙甘草、壁虎各5g,蛇蛻3g(焙)。水煎服,每日1劑。
(4)康復丸:馬齒莧濃縮為丸,每丸10g,每次1丸,每日3次。
3、外治法
(1)咽喉漱滌劑:荊芥、防風、薄荷、連翹各6g,硼砂(衝兌)、金銀花各15g,甘草3g。上藥煎水衝兌待涼,含嗽或洗滌患處。
(2)珠黃散:苦瓜霜、硼砂各15g,冰片、麝香各3g,硃砂(水飛)、牛黃、珍珠、壁錢炭、人中黃各5g,人指甲(滑石燙)1g。上藥共研極細末,瓷瓶儲藏備用,吹患處,每日2次。
(3)龍珠散:煅龍骨、煅牡蠣、青黛(水飛)、西瓜霜、硼砂各10g,兒茶、人中白(煅)、珍珠各5g,冰片、麝香、壁錢炭各3g,牛黃3g。上藥共研極細末,瓷瓶儲藏備用,吹患處,每日2次。
(4)消腫止痛藥酊:天南星、大黃各20g,半夏、川烏、草烏、薄荷油、牡丹皮、赤芍、延胡索、枳殼各15g,冰片5g,麝香外殼1個,乳香、沒藥各10g,紅花6g。上藥裝瓶,浸酒1月後備用,同時加熱後外搽患處。
(5)上品冰硼散,吹咽部患處,每日3~4次。
(6)喉科牛黃散,吹咽部患處,每日3~4次。
(7)芙蓉軟膏,外敷人迎部,每日1換。
4、其他療法
(1)針刺:主穴取天容、天突、扶突、廉泉;配穴取少商、合谷、列缺等。補瀉兼施,每日1~2次,每次留針20~30分鐘。
(2)耳針:選取耳穴咽、肺、腎、心、腎上腺,用瀉法針刺,或用決明子貼壓在耳穴上,並配合耳尖點刺放血,每日1~2次。
(3)氣功療法:可選用內養功,太極功等合適的功法進行鍛鍊,對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病情發展有一定幫助。練氣功時要求功法固定,以便於掌握,也易獲得效果。同時按照練氣功的基本要求去做,即鬆靜自然,練氣練意,意氣合一,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循序漸進。在練氣功中要不斷總結經驗,防止發生偏差。
(4)飲食療法:在放療期間,氣陰大傷,宜滋陰益氣為主,選用鮮蔬菜、鮮水果等,亦可選用牛乳、韭汁、生薑汁、藕汁混合煮成飲料,少量頻服,具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在化療期間,氣血俱虧,抵抗力明顯下降,宜大補氣血為主,多食西洋參、龜肉、燕窩、香菇、白木耳等;手術後氣血虧虛,宜補益氣血為主,多食牛乳、大米粥、菠菜粥、雞汁粥等;晚期者顎癌者,除上述食品外,多以流汁食物為主,如烏雞湯、龜肉湯、燉白木耳湯,十全大補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