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兼有溼熱下注之症,為常見的病症,補腎是最終的治療目的,顯得尤為重要。但往往虛不受補,令治療時感困惑,通過研究,提出治療該類病症分三個階段的治療方案,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三階段是:一、清利溼熱,二、攻補兼施,三、以補為主。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清利溼熱時補脾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現詳細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對水液代謝重要地位
《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脾主運化,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運化水液的含義是很廣泛的,包括“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以及水液在體內各臟腑組織器官的轉輸、佈散、排洩等升降出入過程。脾居中焦,為全身氣機升降、水液代謝的樞紐。水液在體內由肺而下降於腎,或由腎蒸騰氣化而上升於肺,均需靠脾的轉輸作用,方能維持正常。脾氣充足,運化水液功能健旺,人體水液代謝才能協調平衡。
下焦溼熱的產生的機理
首先溼熱的產生,無非外感和內生而來,但內生溼熱是較為常見的,膏樑厚味,嗜酒無度,飲食不節都易生溼熱,而脾主遠化,水溼在正常的運化過程中消除,然而脾虛不運,則水溼內停,如再感外邪,則為溼熱症,多數腎虛溼熱症的患者,多是先有脾虛不運的基礎,腎為水髒,最易受溼邪所困,久則生熱,生為溼熱之症。在脾虛失運內有蘊溼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內蘊溫氣,分別方可成為溼熱,如薛生的所言“太陽內傷,肺為水之上源,外邪客肺,易致氣機失常,即可傷及虛弱之脾胃,進而使溼邪內生,久而化熱即為溼熱。
思傷脾,過度思慮、焦慮,情志不暢,即為影響肝脾的正常協作關係,使脾的健運功能受到傷害,使水溼運化失常,聚而為溼,久則化熱,又可產生溼熱。
若脾虛失運,則水液難於轉輸排洩,導致水溼內停,產生多種病症。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即是強調了脾在水液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常見的腎虛症,常挾為溼熱下注之症,為什麼溼熱易於下注而難以清利呢?首先是脾腎相互的關係,無任何種原因導致的腎虛或脾虛,都會造成後天的精血減少而難以補充腎中之精,或者先精 損之精難以濡養脾胃,從而形成惡性迴圈,腎虛脾亦虛,脾愈虛則腎愈虛,腎虛則水溼更亦內停,加之脾運化水溼之權,則易引起溼熱下注。腎為先天之本,濡養全身各髒,是全身經脈匯聚之處,溼熱之邪最易流注與此,但此症須在腎虛的基礎上才能形成,所以溼熱下注非一蹴而就。病程相對是較長的,因為此溼熱已涉及到先天之本,病以達至裡,故而難以清利。
清利下焦溼熱重在健脾胃
清利溼熱的過程中易傷及正氣,利溼易傷陰,清熱則易傷陽,滋陰則易助溫,溫陽則熱易生,所以說臨床要仔細把握這對矛盾的相互性,合理地分析溼熱和正虛的關係,制訂下科學的治療法則,才能聚集較好的療效。
脾胃的正常功能的發揮,不僅能源源不斷地提供後天之精,而且重要的運化水溼,疏通經脈,脾健則溼無所生,溼無生則熱無以合,故溼熱難成,故在清利溼熱,尤其是在清利下焦溼熱之症時,健脾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還需要提及一點,脾易受肝之所制,故少佐調肝之藥,效更佳。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