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早上一睜眼,迎來地不是冬至的喜悅,而是咱家夫人喋喋不休的埋怨:“到處的羊肉餐廳都沒有席位了,都怪你不當回事!”有和我一樣遭遇的朋友,請舉個手!不過,我真就奇了怪:冬至吃頓羊肉就進補了?

【1】為什麼冬至吃羊肉,大家會覺得“補”了?

每到冬至,滿大街都是“XX羊肉”招牌,而絕大多數商家其實不是專門賣羊肉的。其實,這不過是商家的噱頭罷了。那麼,為什麼大家會認為冬至吃羊肉會有“補”的感覺呢?

中醫認為,無論是治病還是養生,都是利用藥材或者食物的偏性來調節人體的氣血陰陽,扶正祛邪。食物的偏性有“寒、熱、溫、涼”四種,而羊肉屬於溫性,具有溫中、散寒、開胃健脾的作用。所以,食後身體會有發熱的感覺。

現代營養學認為,羊肉富含易於人體吸收的蛋白質、鐵元素和維生素B12,蛋白質在消化的過程中會產生“食物熱效應”,補充鐵元素和維生素B12能改善貧血引起的手腳冰涼。

正是由於吃羊肉後身體會“發熱”,冬天睡覺很暖和,所以大家才會有明顯“補”的感覺!

【2】羊肉雖好,但三類人反而不適合

中醫保健養生很講究因地制宜,也就是讓大家根據自己的體質、所在環境和氣候特點,才能達到進補的預期效果。由於羊肉甘溫而大熱,民間稱為“發食”,加上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脂肪等,所以不是人人都適合,這“三類人”最好不吃或者少吃。

第一類:體質偏熱的人

如果吃喝涼的飲食感覺很舒服,這類人一般就屬於體質偏熱。如果吃完羊肉後,經常出現口渴舌燥、大便結燥、小便赤黃,牙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臭、便秘、痤瘡等症狀,那多半就是不適合。

第二類:基礎性慢性病的人

羊肉是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吃後不易消化,所中醫稱羊肉會“發物”。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肝病、腸胃炎、痛風等慢性基礎疾病,飲食儘量偏於清淡為主。當然,如果中醫辨別為“虛證”者,可以適當吃一些。

第三類:就是大多數小朋友了

中醫稱孩童的體質是“純陽之體”,就像能量充足的小太陽,所以小朋友都喜歡跑來跑去。如果冬天吃了羊肉,睡覺時身體發熱會“踢被子”,更容易受涼感冒,引起咳嗽、扁桃腺發炎。

【3】冬令進補:推薦練習兩種中醫養生功,不花錢更健康

冬至之後,就開始數“三九”了。寒冷的氣溫,加上霧霾汙染,戶外鍛鍊的環境越來差。同時,由於太極、八段錦、健身房等這些鍛鍊方法,要麼動作要領複雜,要麼需要專門的場地,很多人就難於堅持,這也是現代人鍛鍊少的重要因素。推薦兩種雙腳能站立的地方都可以鍛鍊的中醫養生功法。

第一種:甩手養生功

由於“簡單、易學、便捷”,只要能站立的地方都可以鍛鍊,這是我什麼經常推薦給大家的重要原因。我本人就是“甩手功”的最大受益者。

鍛鍊方法:雙手上揚時,吸氣、提肛、收腹,十趾抓地,腳與肩寬。雙手放下時,呼氣放鬆。向上時儘量甩過頭頂。次數不限,開始時每次3分鐘,逐步增加到30分鐘,使有病者能慢慢痊癒,無病者能更健康。

第二種:耳朵養生功

中醫稱“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明確指出耳朵上分佈著91個重要的穴位。當我們的臟腑和軀體發生病變時,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對應的經絡反應區。

鍛鍊方法:每天依次完成“向上提耳尖、向下拉耳垂、食指掏耳道、前後搓耳廓”四個動作,每個動作做20次即可,具有疏通經絡、執行氣血、調理臟腑,從而達到治病養生的作用。

看過我的文章以後,對自己的病情能有所瞭解,這也是我做健康科普的動力。

1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前列腺炎反覆發作?這3個保養方法,或可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