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老年人為何需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有些人認為,自己身體很好,吃什麼都香,自費體檢是花冤枉錢​‍‌‍​‍‌‍‌‍​‍​‍‌‍​‍‌‍​‍​‍‌‍​‍‌ ​‍​‍​‍‌‍​‍​‍​‍‌‍‌‍‌‍‌‍​‍‌‍​‍​ ​‍​‍​‍​‍​‍​‍​‍‌‍​‍‌‍​‍‌‍‌‍‌‍​。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過於“前衛”,沒有必要​‍‌‍​‍‌‍‌‍​‍​‍‌‍​‍‌‍​‍​‍‌‍​‍‌ ​‍​‍​‍‌‍​‍​‍​‍‌‍‌‍‌‍‌‍​‍‌‍​‍​ ​‍​‍​‍​‍​‍​‍​‍‌‍​‍‌‍​‍‌‍‌‍‌‍​。其實健康檢查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 ​‍​‍​‍‌‍​‍​‍​‍‌‍‌‍‌‍‌‍​‍‌‍​‍​ ​‍​‍​‍​‍​‍​‍​‍‌‍​‍‌‍​‍‌‍‌‍‌‍​。要知道,有許多病待到有症狀時才就醫,診斷治療,往往為時已晚。例如癌症,待到腫瘤出現症狀,或長得很大了才手術切除,往往已經轉移。如果在早期發現並手術切除,複發率很低。還有一些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在早期並無症狀,只有靠體檢才能發現。如果到晚期有症狀且有併發症時才發現,治療就很棘手。因此,及早發現疾病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及早發現疾病主要靠定期體檢。

據調查發現,老年人中,高血壓及懷疑高血壓者佔42.4%,血脂異常佔60%,冠心病佔18.5%,脂肪肝達到了53.2%,其他如前列腺炎、胃炎、慢性支氣管炎、腦梗塞、糖尿病等都佔有一定比例。因此老年人要注重全面體檢,尤其要針對自己發現的或有疑問的不適進行檢查。患慢性疾病的病人如已患有心腦血管、糖尿病、肝炎、哮喘、胃病等疾病的人,他們可能在醫生的治療下能暫時得到緩解,但絕非能得到一勞永逸的良方,因此,這些病人仍然應定時進行疾病的複診和檢查。糖尿病人至少應每個月檢查一次血糖,並檢查是否有合併症發生。乙肝病人每半年要檢查一次肝臟超音波,以便能及早發現肝臟的病變。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隨時掌握自己的疾病發展,及時調整用藥,達到治療的最好效果。中年以上生育過的婦女應每3年查一次乳房及子宮頸刮片,以排除乳腺癌和宮頸癌。男性50歲以上應每年檢查一次前列腺,包括肛門指檢及抽血查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因為男性癌症中前列腺癌是名列前茅的。此外,體檢中應包括胸部X線透視以排除肺癌,以及抽血測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等以排除肝癌等。必要時作超音波檢查肝、腎及前列腺等部位。工作、生活緊張者考慮有無高血壓,體胖、營養過剩者考慮有無高血脂,年老體胖者考慮有無糖尿病等。

定期檢查哪些常規專案可診斷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老年人應定期體檢,發現疾病及早治療,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是,老年人應做哪些體檢呢?通過體檢又能發現哪些疾患呢?

體重

老年人可得知自己的體重是否正常,有否消瘦或肥胖。體重過低會導致抵抗力降低,應激能力下降。肥胖常導致高脂血症、脂肪肝、結石症、高尿酸血癥(痛風)等,同時是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乳腺癌等發病的危險因素。肥胖已越來越影響現代人的健康長壽。

血壓

並不是每一個高血壓患者都有頭暈、頭痛等自覺症狀,定期測血壓可以及早發現高血壓,以便及早治療,特別是有家族遺傳的或肥胖人更應該關注血壓情況。

眼底

老年性白內障從中年開始發病,原發性青光眼也如此。眼底檢查是預防失明的積極手段。腦動脈是否硬化經常從眼底檢查入手。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過度肥胖者,必須查眼底。

生化全套

生化全套包括肝功、腎功、電解質、血脂、血糖等,是老年人最應進行的常規檢查專案,可早發現有否肝腎功能異常,有否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以便及早治療。

血液黏稠度 了解血液黏稠度,預測有無血液黏稠度過高引起缺血性中風的可能,以便及早治療消除隱患。

心電圖

心電圖可發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改變。心臟彩超可發現心臟大小、瓣膜病變等情況,胸悶、心悸氣促者,應作此檢查。

胸部X攝片

胸部X攝片可及早發現有無肺結核、肺癌、縱膈腫瘤等。頸椎、腰椎片可發現有無頸椎病及腰椎病變。頭暈頭昏及頭痛者作頭顱CT可早期發現腦梗塞,尤其是腔隙性梗塞,以便及早治療康復。

超音波

肝、膽、脾、胰、腎及膀胱、前列腺(男)、子宮附件(女)超音波體檢,是從形態學上反映臟器情況的重要手段,可發現上述臟器的病變,尤其對腫瘤的早期診斷(在無症狀時發現)意義較大。

甲胎蛋白(AFP)測定 甲胎蛋白(AFP)測定可發現早期肝癌;癌胚抗原(CEA)對早期直腸、結腸癌篩選意義重大;TSGF(惡性腫瘤特異生長因子)、C-12蛋白晶片檢測是目前腫瘤普查的最新手段,對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大便隱血試驗

可早期發現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肛門指檢

有助於發現直腸癌、男子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等症。

老年人應定期體檢,每半年至少做一次,並注意作好體檢記錄,保管好化驗單。常規性檢驗專案(如體重、血壓、驗小便、心電圖、查眼底等)有條件的最好每季度查一次,這樣既能及早發現疾患,又能對自己已患疾病的治療、病變、發展有所掌握。

健康體檢有哪“五忌”

健康體檢對糾正錯誤的生活習慣,及早發現並治療疾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對於中老年人,健康體檢是保證生存品質、預防疾病和延長生存期的一個有效手段,是每個人都必須重視的問題。通過健康體檢,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發現一些不易察覺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時干預、終止疾病的發生發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不少受檢者由於對體檢的一些關鍵環節重視不夠,或認識偏差,在進行健康體檢時,有些問題常被人忽視,以致影響了體檢結論的準確性,使體檢的目的難以達到。

忌採血時間太晚

體檢的化驗,要求早上7:30~9:30空腹採血,最遲不宜超過10:00​‍‌‍​‍‌‍‌‍​‍​‍‌‍​‍‌‍​‍​‍‌‍​‍‌ ​‍​‍​‍‌‍​‍​‍​‍‌‍‌‍‌‍‌‍​‍‌‍​‍​ ​‍​‍​‍​‍​‍​‍​‍‌‍​‍‌‍​‍‌‍‌‍‌‍​。太晚會由於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血液狀態發生變化,使血糖值失真,失去化驗的意義。所以受檢者應按規定時間採血,不要輕易誤時。

忌體檢前貿然停藥

採血要求空腹,但對慢性病患者服藥應區別對待。如高血壓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壓藥,是保持血壓穩定所必需的,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按常規服藥後再測血壓,體檢醫生也可對目前的降壓方案進行評價。服少量降壓藥對化驗的影響是輕微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高血壓患者應在服完降壓藥後再來體檢。對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應在採血後及時服藥,不可因體檢而干擾常規治療。

忌隨意捨棄檢查專案

體檢表內設定的檢查專案,既有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基本專案,也包括一些針對惡性疾病和常見疾病的特殊檢查專案。有些檢查對疾病的早期發現有特殊意義。如肛門指診檢查,對四十歲以上受檢者直腸腫物的發現尤為重要。有的受檢者因怕麻煩或害羞,自動放棄該項檢查,若受檢者真有病變,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其後果不言而喻。

忌忽略重要病史陳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體檢醫生判定受檢者健康現狀的重要參考依據,據此制定干預措施,對疾病的轉歸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有的受檢者抱定一種“考核”一下體檢醫生水平的心理,認為疾病只能靠查出來,不能靠說出來。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例如,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指導前,必須搞清楚其高血壓病的發病時間、治療過程、用藥情況等關鍵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進一步的治療意見,包括加減用藥劑量、調整用藥品種等,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如受檢者記不住所服藥物的名稱,可以把藥盒帶來辨認。病史陳述要力爭做到客觀、準確,重要疾病不可遺漏。

忌輕視體檢結論

體檢結論是對受檢者健康狀況的概括和總結,是醫生根據各科體檢結果,經過綜合分析對受檢者開的健康處方,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和治療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有些受檢者對體檢過程較為重視,卻忽視了體檢結論,沒有仔細閱讀和認真實施,使健康體檢失去了意義。

此外,為保證體檢結果的客觀準確,受檢者須在受檢前3天內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飲酒,晚上應早休息,避免疲勞。若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藥品或維生素C及減肥藥物,待停藥3天后再接受體檢。女性月經期前後不宜作婦科檢查。否則,體檢的結果就會出現誤差,帶來不準確,甚至錯誤的結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胃病和胃部不適:適合的飲食和需要避免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