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陸續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此時也是心梗等心血管病的高發期!
11月25日,球星迭戈·馬拉多納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
11月26日,在演員高以翔意外猝死一週年前一天,其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同樣是因為心臟疾病猝死,享年63歲。
在此之前,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著名相聲演員馬季、《我愛我家》編劇梁左、笑星高秀敏等都是被心梗奪走性命。讓人唏噓之餘,也為我們敲響警鐘。
天氣寒冷,特別是氣溫變化較大時,可直接導致人群血壓升高,心率增快,交感神經興奮性明顯亢進和血液粘稠度增高,這一系列生理變化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升高。
在中國地方病防治雜誌2015年刊登的2007-2013年全國15個大中城市綜合調查顯示,約2千萬心血管病人死亡與當日的氣溫相關①。
環境汙染期刊2013年發表研究表明,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②
心梗發作前,
身體會發出這些訊號
心梗發作時會有一些典型症狀,比如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鐘;出現心慌、氣短、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
除了典型症狀,心梗有時也會有“先兆”,需要引起警惕。
其主要表現為:1. 心絞痛發作頻率加快,而且疼痛加重;2. 心絞痛持續時間延長,伴出冷汗、噁心、嘔吐等;3. 心絞痛誘因改變,更易發作,在休息時也會發作;4. 原來可緩解疼痛的方式失效;5. 發作時伴心跳緩慢或心動過速、休克、暈厥等。
這些不典型症狀,
也要提防心梗
心梗除了典型的胸痛、胸悶,還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的疼痛。南京市第一醫院劉春興2019年在健康時報提醒,心梗有些特殊疼法,一定要留意,這些可能也是心臟發出的“求救訊號”。④
1. 牙痛
少數情況下,心梗可以表現為牙痛或下頜痛。這種牙痛還跟運動相關,人在靜止狀態時並不痛,一走路、運動就會疼痛,或是疼痛不止。還伴有其他症狀,如胸痛、肩膀痛、瀕死感等。
2. 左肩痛
心臟病會導致左臂和左肩疼痛,有時候也會放射到右肩。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激烈疼痛,通常僅限於前臂內側,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尤其是伴有胸悶、氣緊時,更要警惕心梗。
3. 後背痛
有些心梗患者主要表現為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居多,胸痛和大汗相對少見,有時候“自己都說不清楚”。
4. 嗓子痛
嗓子痛、咽喉部辛辣感也是心梗的一種非典型表現。咽喉和心臟的神經由同一節段脊神經支配,當心肌缺血、缺氧時,產生的酸性物質及多肽類物質,會刺激神經產生疼痛,並擴散至咽部神經,往往表現為辛辣感。
5. 臍周疼痛
有些患者的心絞痛,是以臍周疼痛為表現的。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2019年在健康時報提醒,臍周疼痛,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懷疑心絞痛。⑤
6. 左腿疼痛
心臟問題也會首先表現為腿部症狀。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2019年在健康時報表示,左腿疼痛,確實出現在一些心肌缺血的患者身上,透過治療改善心臟供血之後,左腿疼痛就會消失。⑤
張健主任提醒,我們對於心梗的認識,心絞痛的認識,要放開思路,不能僅僅盯住心疼胸悶。如果自己是高危人群,出現了以上奇怪的症狀,腦子裡一定要多根弦兒,是不是心臟的問題?也許,纏鬥多時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小貼士:發生心梗怎麼辦?
如果自己判斷可能是發生了心梗該怎麼辦呢?要牢記兩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心肌就會出現不可逆的壞死。 在撥打120的同時,應讓患者靜臥,不要隨意搬動患者或陪同患者步行到醫院診治。③
預防心梗,
做好這幾點很有用!
深圳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林耀望在醫院公號上表示,防心梗要注意以下幾點。日常生活這樣做,心梗會繞著你走。⑥
1. 生活習慣改善
戒菸、保證睡眠充足、飲食清淡,一日三餐中多增加膳食纖維及維生素,多吃蔬菜及水果及富含鉀的食物。
2. 適當運動
長期缺乏運動心臟貯備能力低下,當突然間超負荷運動時,容易引起心絞痛。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都有助於增強心功能。不過,冠心病患者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心臟康復治療。
3. 情緒穩定
長期情緒不穩定、容易大喜大怒,對血管功能的影響很大,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 定期體檢
每年參加一次體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更是如此。
5. 做好防寒保暖
秋冬季節,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凍”到心臟。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等中老年群體更要注意,外出時要穿好衣服進行保暖,避免冷空氣刺激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