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古語有云: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

心血管疾病也進入高發期,

加強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尤為重要。

心血管疾病作為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疾病,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近年來,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仍處於持續上升階段,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大約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 。 如此凶險的疾病,是否可以預防呢?有哪些預防措施呢?

晝夜溫差大易誘發心血管病

很多人夏天的時候血壓控制得很好,甚至不用吃藥都能保持穩定,但一到秋季血壓就頻頻升高。這是因為血管對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在夏季,它處於舒張的狀態,一旦遇到氣溫驟降的情況,血管就會收縮,導致管腔狹窄,容易引起血管痙攣和血壓波動,給心臟帶來極大的負擔。

秋季天氣忽冷忽熱,早晚溫差顯著加大,室內外溫差也非常明顯,這種交替的冷熱更會引發多種心臟疾病。冷環境下,血管會收縮,而熱環境下,人體水分流失較多,導致血管有效迴圈量減少,增加卒中的發生率。

心血管疾病不可怕,預防是關鍵

儘管心血管病的發病機制尚有待研究,但其主要危險因素已經明確。大量研究證實,高血壓、血脂異常(主要是膽固醇增高)、糖尿病、肥胖、吸菸、缺乏體力活動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心血管病主要的、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研究表明,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發病風險中,80%歸因於高血壓、吸菸、高膽固醇和糖尿病。改變主要危險因素是目前預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方式。

1

堅持測血壓

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變化會直接影響血管的健康狀況。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時刻監控血壓,對於尚未發現問題的老年人,也最好定期監測。

2

關注心血管病發先兆

一些心血管病發作之前是有一些預兆的,出現這些先兆時就該提高警惕,最好提前就醫:

❶ 心悸、心慌、胸痛、胸悶;

❷ 頭暈頭痛耳鳴、嗜睡、記憶力減退、易疲勞;

❸ 視物昏花、視力降低;

❹ 夜尿多、頑固性高血壓、蛋白尿;

❺ 肢體麻木、疼痛、冷感、跛行。

3

注意保暖

心血管較敏感者和有相關家族史的人不要輕易受涼。秋冬季節這時候是感冒多發的時節,若上述人群不小心肺部感染,則免疫力下降,也會引起各種心臟疾病。因此平時應注意保暖,並積極鍛鍊加強體質。

4

保持心情舒暢

自古逢秋悲寂寥,每逢秋季,很多人出現厭食、疲乏甚至抑鬱情緒的機率增加。我們要關注這種情況的出現,適當增加一些睡眠時間,加強日照和光照,鍛鍊身體,合理飲食,同時要做好情緒管理。

同時,健康檢查能預防早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可檢查肺部疾病及心臟血管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防止心肌梗塞猝死;而腦部磁共振造影則能檢查腦血管硬化及狹窄程度、是否有血管畸形或血管瘤,兩者最好一併檢查,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危險族群,應每2年做一次檢查;曾有中風病史、動脈瘤者則應每年追蹤。

此外,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也屬高危物件,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指標、頸動脈超聲及腦部磁振造影監測血管硬化的情況。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刮痧時痧痕越多,說明體內積攢的毒素越多?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