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許多人在工作之餘會喝一些小酒放鬆自己,也有不少人因為工作應酬,需要經常喝酒。雖然許多人都知道喝酒傷肝,但並沒有將其與癌症聯絡到一起,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適量的喝酒有益健康。
但事實上,喝酒不僅對身體毫無益處,甚至還可導致癌症的發生。早在2015年,酒就已經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致癌物了。喝酒除了可增加患上肝癌的風險外,口腔癌、腸道、乳腺癌、食管癌等癌症都與酒精有很大關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知道,酒精在進入人體之後是由肝臟分解的,酒精分解之後的產物為乙醛,這種物質可損害細胞DNA,增加細胞異變的機率。由於酒精是在肝臟內完成分解的,因此,肝臟首當其衝受到的危害最大,使肝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酒精也有很強的刺激性,大量飲酒可損傷口腔、食道黏膜,誘發慢性炎症,久而久之,可發生惡變,引起口腔癌、食道癌等疾病。
酒精進入腸胃之後,可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如維生素、礦物質等,如果身體缺乏此類物質,可導致腸道內壁發生變化,最終可誘發腸癌。
此外,女性喝酒可影響體內的雌激素水平,而乳腺癌的發生與雌激素密切相關,導致乳腺癌的發病率增加。有學者表示,女性一週如果喝一瓶紅酒,那麼其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可增加10%。
可見,喝酒對健康並無益處,甚至還可增加患上癌症的風險,因此建議大家在生活中儘量避免喝酒,以免健康受損。
但現代社會,一些工作上的應酬避無可避,這種情況下,大家也要想辦法降低喝酒對健康造成的損害。
那麼,要怎麼喝酒,對身體的傷害會更小一些呢?
1、不喝高度酒
啤酒的度數相對更低,而白酒的度數非常高,如果一定要喝酒,應儘量避免喝高度數的酒,這類酒對身體造成的刺激更大,如果短時間內攝入過多,可造成身體極大負擔。選擇喝低度數的酒,對健康造成的損害要相對小一些。
2、不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可刺激到胃腸道黏膜,損害胃腸道的健康。想要減輕喝酒造成的危害,應在喝酒前多吃一些東西,比如喝酸奶、吃菜,對胃腸道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喝酒速度不宜過快
喝酒時一時興起,“一口悶”的情況不在少數,這種喝酒的方式容易導致飲酒過量,加重了對體內臟器造成的損害。喝酒時速度不宜過快,在喝酒的同時應適當多吃菜、多喝湯,既可以減少飲酒量,也可以起到保護腸胃的作用。
總而言之,喝酒可增加患上肝癌、口腔癌、食管癌、乳腺癌等疾病的機率,從健康的角度而言,建議大家滴酒不沾。但如果實在需要喝酒,也要儘量做到不喝高度酒,不空腹喝酒,喝酒速度不能過快,以免加重對身體造成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