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郭煒,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整理】趙馨,田智涵,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八年制。
蒼耳子,首載於《神農本草經》,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蒼耳帶總苞的果實。蒼耳子味辛、苦,性溫,有小毒,歸肺經,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溼,止痛的作用。
蒼耳子是治療鼻淵(鼻竇炎)、鼻窒(慢性鼻炎)、鼻鼽(過敏性鼻炎)的要藥,因其具有小毒,因此在臨床應用時,需要謹慎小心,嚴格按照要求使用。那麼,臨床如何應用蒼耳子,能夠有效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呢?只要做好這三點,即使蒼耳子有小毒,也可以放心使用。
第一是用量,蒼耳子入藥宜煎服,用量在3-10g,只要嚴格控制用量,其安全性就有保障。第二是治療範圍,蒼耳子因其辛溫,對於風寒、痰溼引起的頭痛,具有很好的療效。但對於血虛引起的頭痛,切不可亂用蒼耳子,只會辛溫傷津血,加重頭痛。第三是炮製,中藥減毒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炮製。一方面透過減去蒼耳子外面的刺後,不僅有利於有效物質煎出,還能降低毒性。另一方面,炒制蒼耳子,能使毒性成分蒼耳子苷發生蛋白質變性,凝固在細胞內不易煎出,從而降低毒性。
總之,蒼耳子是治療鼻部疾患的要藥,臨床常配伍白芷、辛夷、細辛治療風寒型,而風熱型的鼻炎,則需要考慮配伍黃芩、薄荷、菊花、龍膽草等,方能取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