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監測 早期防治糖尿病併發症!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質,當血紅蛋白和糖結合時,就生成糖化血紅蛋白。它能較穩定地反映近2-3個月血糖平均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長期療效監測及指導用藥的良好指標,是糖尿病監控的“金標準”,但不能反映血糖波動和低血糖風險。1型糖尿病的治療目的是降低血糖、消除症狀,預防或延緩各種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品質。尤其是對於新發現的糖尿病患者,應儘可能早地進行併發症篩查,做好“早發現、早治療”。
糖尿病有哪些併發症呢?它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的多由血糖升高或者下降直接引起,導致人體出現酸鹼平衡代謝紊亂(酮症酸中毒),或嚴重感染、低血糖等。慢性併發症主要是由於長期的高血糖刺激對末梢神經以及血管所造成的損害,包括大血管病變(心腦血管病、下肢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神經病變等。我們都知道,要想降低或者減少併發症的風險,首先要控制好血糖,那麼平時除了監測血糖,還需要定期監測哪些專案呢?
1、糖化血紅蛋白(HbA1c)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質,當血紅蛋白和糖結合時,就生成糖化血紅蛋白。它能較穩定地反映近2-3個月血糖平均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長期療效監測及指導用藥的良好指標,是糖尿病監控的“金標準”,但不能反映血糖波動和低血糖風險。如無低血糖,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儘可能:成人<7%,青少年兒童<7.5%,妊娠<6.0%。有嚴重低血糖史、糖尿病病程長或有嚴重併發症等可放寬目標。血糖控制未達標或調整治療方案後的糖尿病患者應3個月檢查1次HbA1C,血糖控制達目標後的患者可以每6個月檢查一次HbA1C。
2、糖化白蛋白(GA)
糖化白蛋白是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非酶促形成的糖基化產物。糖化白蛋白反映的是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一個短期血糖監控指標。尤其是可作為糖尿病合併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監測的指標,能較迅速、明顯地反映出妊娠期間糖尿病短期及輕微的血糖變化。但因目前尚未建立糖化白蛋白值與糖尿病血管併發症發病率之間的關係,糖化白蛋白不能作為檢測血糖控制的指標。
3、尿酮
尿酮體的監測是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合併妊娠和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發現酮症可以及時預防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下情況應監測尿酮體:
①血糖持續超過13.9mmol/l;
②出現面色潮紅、呼吸急促,或出現嘔吐、腹痛時;
④飢餓或禁食時;
⑤妊娠尤其是妊娠伴有嘔吐時;
⑥其他任何感覺身體不適的情況。
如果尿常規檢查發現尿酮體弱陽性,但無其它不適,應大量飲水,控制血糖,並連續監測尿酮。如果尿酮體持續陽性或伴有口乾、乏力、噁心、嘔吐等症狀,應馬上到醫院就診。
另外,血酮體(血β-羥丁酸)的檢測可以更準確、更早期地診斷酮症酸中毒和檢測對酮症酸中毒的治療。
4、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尿常規是最基本的篩查尿蛋白方法,可發現顯性蛋白尿,但卻會遺漏微量蛋白尿。糖尿病病程超過20年的T1DM超過20%-30%可發生糖尿病腎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可以監測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的腎損害,建議糖尿病病程>2年,且>12歲的每年檢查微量蛋白尿。如果結果異常(排除非糖尿病性蛋白、尿路感染等情況),在3個月內再複查一次(或半年內檢查3次),兩次陽性可診斷糖尿病腎病。
5、腎功能
腎功能主要包括尿素氮、血肌酐濃度。糖尿病早期階段常無症狀而僅表現微量蛋白尿,病情進展可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伴血肌酐進行性增高。已發生糖尿病腎病者,應每年檢測血清肌酐濃度。
6、尿常規
尿常規能反映的資訊較多,針對糖尿病人有尿糖、尿酮、尿白細胞等,檢測尿常規不僅可大致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而且對糖尿病酮症、糖尿病腎病以及糖尿病合併尿路感染等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的及時診斷也很有幫助。有的糖尿病病人長期忽視尿常規的檢測,就有可能失去及早發現糖尿病腎病的時機。另外糖尿病人(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合併尿路感染。由於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較低,發生尿路感染時有時候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可能不明顯,但尿常規化驗可以見到白細胞,可以及時發現尿路感染。如果不進行尿常規化驗,有時很難發現。如無特殊,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尿常規。
7、血壓
近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壓,1型DM患者多在併發腎病後出現高血壓。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又可能併發腦出血、腦梗等,還能使尿蛋白增多,加重腎臟功能受損。所以控制好血壓能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建議1型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於130/80mmHg以下,如果有大量蛋白尿者,最好125/75mmHg以下。在第一次看病時,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測量血壓,首次看病時血壓高的病人,必須改日再複查血壓明確有無高血壓,即使血壓不高的病人,在高血壓發生之前,至少每年測量血壓一次。
8、血脂
糖尿病患者可能會伴有脂代謝紊亂,從而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故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檢查血脂。一般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合併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在2.07mmol/l以下。12歲以上都應該篩查血脂,如果正常,5年後重複檢測。如果有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2歲就該開始篩查。如果有大血管併發症的,至少每年檢查一次血脂。
根據血脂檢查,如先開始飲食、運動等非調脂藥物治療,在3個月後複查血脂水平,達到目標後繼續治療,可每6~12個月複查一次;如開始藥物治療,一般首次隨訪在用藥後6~8周,如果能達到治療目標,可改為每4~6個月複查一次或更長(每年一次)。如開始治療後未達目標,可能需要增加劑量、聯合用藥或者換藥,仍每6~8周隨訪一次,直到達到目標後減至每4~6個月複查一次或更長。隨訪內容包括評估調脂效果和降脂藥物的副作用。
9、眼底檢查
糖尿病眼部併發症很多,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也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但是它是可以防治的,美國有研究報告指出及時的鐳射治療可使95%的患者免於視力嚴重喪失,但治療的最佳時機實在患者出現自覺症狀之前,也就是自己感到視力衰退之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依據眼底改變分為非增殖型(背景型)、增殖型和糖尿病性黃斑水腫。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早期改變,又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增殖性改變是一種進展型改變;黃斑水腫可以與上述兩型同時存在。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常無症狀,因此糖尿病診斷確立後應在眼科醫生處定期隨診。青春期前診斷T1DM患者在診斷時開始篩查;青春期後診斷T1DM在病程3-5年時必須篩查,之後至少每年複查一次。妊娠和準備妊娠以及視力出現異常者應立即眼底檢查。無視網膜病變確定妊娠者建議每3個月一次眼底。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按視網膜病變程度隨診,如下表。
注:NPDR:非增殖期(背景期)視網膜病變,PDR:增殖期視網膜病變
對於眼底病變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視網膜病變者,必要時應進一步做眼底熒光造影、雙眼照相等。
10、神經系統檢查
初診T1DM約10%有神經病變,建議初診患者篩查神經病變。神經系統檢查主要包括:四肢腱反射、痛觸覺、振動覺等。必要時可行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11、大血管病變
糖尿病人群中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率較高,可引起冠心病、腦血管病、肢體動脈硬化等。成人應每1-2年做心電圖。有下肢缺血者,可行多普勒超聲檢查、血流測定、血管造影、ABI檢測(踝肱比,正常0.9-1.3)等。血管超聲:心臟、頸動脈、椎動脈、下肢動脈等。
12.、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殘的主要原因。初診患者建議請專科醫生檢查足部。觀察面板色澤、有無破潰、潰瘍、感染,面板有無發涼,定期檢查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情況和缺血表現。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