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開啟一年中最冷時節的序幕
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中醫認為:陰極陽生,冬至後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節氣正是“投資”健康的最佳時機。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冬季養生以“閉藏”為主,晨起運動不宜過早。因為冬至時節,天寒地凍,晨間、夜晚的室內外溫差較大,機體容易調整不及時而感受風寒外邪。此外鍛鍊時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驟然間劇烈運動,必須做熱身運動,活動全身肢體和關節,待機體適應後再加大運動量。
睡眠是增長陰氣的方式之一。陰氣的增長依賴陰性的環境。冬季夜長晝短,就適合多睡。老子說:“必清必靜,勿勞汝形,勿搖汝精,乃可長生。”睡眠不安,惡夢紛紜,這是內有邪氣擾動心陽,需求助中醫辨證施治。睡眠充足,精神百倍,定可延年益壽。
進入冬至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的引起呼吸道粘膜毛細血管收縮,降低抗病能力,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時節,腳部保暖也要加強。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
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透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燻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燙到面板,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線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
地址:宜賓市西區大灣路2號
電話:0831-7865028
公交車路線:17路,18路,26路,31路,36路等
宣告:1.平臺資訊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