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層層濃霧在眼前散開,一個披頭散髮、面容憔悴的女人坐在船上,身穿黑衣的冥界使者划著船在旁邊一言不發。
「我是要死了嗎?」
冥界使者點了點頭給予了她肯定的回答。
很多人說:「生孩子時,女性就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每對母子或母女都是『生死之交』。」
42歲的吳賢真,在產房的手術檯上一次次用力過後,意識中斷,「醒來」時便有了開頭這一幕。
生育,一直是女性繞不開的話題之一。
雖然以往經常會有影視作品涉及女性生育的情節,但最後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往往只是產婦痛苦的表情、撕心裂肺的尖叫,等待幾秒後,嬰兒一聲響亮的啼哭便讓這些痛苦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其樂融融、皆大歡喜。
但現實遠比這寥寥幾個畫面呈現的殘酷得多,關於「生育」,還有太多「不敢說、不能說」的秘密。今年下旬一部熱門韓劇《產後調理院》,卻將這一切所謂「見不得人」的東西搬上螢幕。
沒有刻意營造出煽情或沉重的氛圍,沒有挑起兩性對立的意圖,它用幽默誇張的方式,給我們呈現產婦身上的真實一面。
吳賢真坐在通往冥界的小船上回想過去:
小時候的她,家庭條件不錯,但好景不長,父母生意破產,那時能撐起整個家的只有她。她努力擠進大公司,為了得到晉升機會,再苦再累的事情一併包攬。終於,在42歲時成為了公司裡最年輕的常務,而那一天,她也成了婦產科最高齡的產婦。
兩份令人欣喜的「禮物」碰到一塊兒,卻讓人開心不起來,作為職場中的「特殊人士」,為了守住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她比從前更拼命。
羊水在和客戶簽約的前一秒破了,即便如此,她也依然淡定,和同事交接好一切,再給醫院打電話入院待產。
一路艱辛走到今天,吳賢真越回憶越覺得不甘心,她一把將冥界使者推進水裡,划船回到人間。
睜眼恢復意識,「戰鬥」仍得繼續。接下來的回憶,更是讓人揪心不已。
在正式分娩前,產婦需要經歷什麼?在這部劇裡,那段漫長難熬的日子被分為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屈辱期。待產房裡,羞恥感如影隨形。脫掉褲子後,等待產婦的是剃毛、灌腸等一系列可能讓人不適的操作。
第二階段,哀嚎期(原劇譯為「禽獸期」)。「開指」帶來的疼痛,會讓人如野獸般發出歇斯底里的哀嚎。(醫生評估宮頸開口情況時喜歡用「開幾指」來形容,越臨近分娩,檢查會越頻繁。目的是檢查宮頸和胎兒先露,也可以透過檢查對骨盆進行一定的判斷。)
第三階段,無痛天國期。打了無痛針後,產婦終於暫時得以解脫,享受片刻寧靜。但這也意味著,離正式分娩的時刻越來越近。
第四階段,發狂派對期。身體彷彿突然變成非洲大草原,被無數發瘋的動物揚蹄踩過。
「2020年6月10日,上午11點10分,男孩。」
用盡全身的力氣,吳賢真的孩子終於出生。
幸福與喜悅會不會伴隨孩子而來,這因人而異。但從醫學的角度看,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成為母親」對女性而言,都意味著莫大的犧牲。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發育,子宮隨之增大,這就導致它會擠壓骨盆內的臟器:擠壓膀胱和直腸,所以孕婦會明顯出現尿頻、尿急、漏尿等情況,同時也會造成便秘和排便困難;向上擠壓腸胃,使人體消化變得緩慢、食量逐漸變小;向下擠壓盆底肌群,讓人覺得「兜不住」。
當子宮大到超出了骨盆,直接撐在腹腔裡,那麼人體會出現更明顯的症狀。
熬過將近40周就能解脫了嗎?
並不。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危險、離死亡最近的時候。也許會有人說:「就生個孩子,至於這麼矯情嗎?」但這些「矯情」,是分娩時拆骨般的疼痛,是突然發生的大出血,是整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
而生完孩子只是個開始罷了,接下來還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麻煩。
牽拉與擠壓帶來的最明顯的後遺症,便是盆底肌群鬆弛,它就像一張鬆弛老化的蹦床,彈不起來、吊不上去,任憑重力差遣,使女性出現尿失禁、排便困難、子宮脫垂、行走困難等情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打個噴嚏,尿就順著褲管流了下來
除此之外,女性還可能面臨:
傷口癒合難: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都會留下一些傷口,有的因為位置比較特殊,癒合起來十分困難,最後可能會因為傷口久久不愈不得不繼續住院。脫髮:頭髮會大把大把地掉,雖然之後會長出來,但可能一時間讓人難以接受。睡眠難:睡覺不能再像從前那樣隨心所欲,作息只能跟著孩子走。哺乳難:一方面,你會愁著如何餵飽新生命,另一方面你也要接受漲奶、乳腺炎等一系列挑戰。身體的這一切對有些人來說也許尚能承受,但孕期及生育後讓女性心理產生的變化,存在各種發展為孕期抑鬱、產後抑鬱的可能。
第二天的病房裡,所有人都在開心地迎接新生兒,而且要求吳賢真也要這麼開心。荒誕程度就如同在病房裡開派對。
妊娠、分娩對女性而言算是重大應激事件,產後情緒不佳並不是產婦能完全控制的。
在懷孕期間,孕婦體內雌激素的水平慢慢升高,到孕晚期達到高峰,但分娩後,雌激素水平呈過山車般飛速下降,傳達訊號到大腦,促使腦部釋放大量的物質來調節、平衡這種變化,從而引起情緒上的改變。
如果出現精力減退、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容易疲倦勞累、想法消極或很自責等症狀,一定要認真對待,若在產後4~6周明顯加重,可能要考慮為重性抑鬱症了。
家人,尤其是丈夫的理解支援對產婦來說有著極大的意義,多與她談談心、好好溝通並給予充分的陪伴。承擔著如此巨大的壓力和風險、歷盡千辛萬苦的每一個她,得到的應該是尊重、關心、理解與分擔,兩個人共同創造的孩子,作為丈夫、父親,怎樣都不能置身事外。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吳賢真感嘆「吳賢真的人生,結束了」。
是的,生完孩子,只是整個「戰役」的開始。
後來,吳賢真來到了產後調理院,在這裡似乎事事不愁,但這看起來如同「天堂」的地方,卻也風波暗藏。
媽媽之間劃分等級的攀比、強加在媽媽身上的諸多「規矩」、育兒觀念的碰撞……那些所謂理所當然要承受的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這部劇都會以笑中帶淚的方式繼續講述給你聽。
完
瞭解每件事背後的真相、好處和風險,才能做出真正遵從內心的選擇。生育是我們每個人的自由,只是眾多人生選擇中的一個,不是必經之路,也不是責任和使命。
希望每個姑娘都能發自內心地做出那個真正對自己好的選擇。
哦對了,在瞭解這一切之後,別忘了回家抱抱媽媽,告訴她:「我愛你,你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