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許多糖友都知道,如果空腹血糖≥7;或者餐後2小時血糖≥11.1;或者隨機血糖≥11.1,有口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狀,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11.1是一個切點、分界點。一個人體檢或偶然的機會,測血糖大於等於11.1,就意味著自己很可能已經患上了糖尿病,意味著高血糖已經開始對胰島、對血管、對神經等組織造成傷害,需要儘早到醫院檢查確診,及時干預治療。

那麼,對於已經確診、處於治療過程中的2型糖友,血糖≥11.1,意味著什麼呢?

1剛剛確診糖尿病,空腹血糖≥11.1

意味著:糖友最好先打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等到血糖降下來、病情穩定以後,再根據病人情況改用口服降糖藥等控糖方案。

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初次確診空腹血糖≥11.1或糖化血紅蛋白≥9%,建議進行2周到三個月的胰島素強化治療。

初次確診空腹血糖≥11.1,通常說明胰島功能已經下降比較厲害了,只剩30%左右了。但由於患病不久,剩餘的70%胰島細胞並不是完全死亡了,絕大多數是被高糖毒性抑制了,處於損傷或休眠狀態,屬於“帶病上崗”,效率低下。

這種情況下,血糖越早降下來、越早達標越好。胰島素是最快的降糖藥。如果早點合理注射胰島素,讓血糖降下來,解除高糖毒性,讓這部分胰島細胞休養生息,就能避免胰島細胞進一步受損,從而保護胰島功能,有助於以後的控糖治療。

需要告訴大家的是,打胰島素不會上癮。經過胰島素強化治療,血糖降下來以後,多數糖友可以停掉胰島素,透過口服降糖藥、改變生活方式等方式來控糖、穩糖,使血糖達標。

2糖友經過治療,餐前血糖<7,而餐後2小時血糖≥11.1

意味著:糖友的胰島儲備功能比較差。進餐後自身胰島素分泌增加的速度和數量,匹配不了攝入食物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從而血糖飆升失控。

主要的原因有三個:

(1)飲食不合理,精米、白麵等主食吃得過多,該吃的沒吃,不該吃的亂吃。

糖友要注意科學飲食,均衡營養。飲食上,控糖、控油、控鹽、控熱量。簡單地說,就是主食控量,副食多樣。

應該控制主食攝入,一般一天3到6兩(熟重),粗細搭配;副食種類多樣,多吃青菜,補充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適當吃一些魚肉、瘦豬肉、牛肉、雞胸肉、雞蛋、純牛奶等,補充優質蛋白。

(2)運動不合理,運動過少,運動時間不對、強度過小。

一般建議餐後三四十分鐘開始運動,以快走、慢跑、揮拍運動、健身操、太極拳、游泳等有氧運動,結合舉啞鈴等抗阻運動,強度微微出汗氣喘,持續半小時左右。

一方面可以促進機體直接攝取利用、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和峰值,還能幫助減輕、控制體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同時增強心肺功能,為糖友控糖和長期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3)用藥不合理,需要加用側重降餐後血糖的降糖藥物。

如果之前的降糖藥主要針對空腹、基礎血糖,那麼就需要加用阿卡波糖等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藥物,或加用瑞格列奈等短效促泌劑,或服用二甲雙胍普通片或打短效胰島素等,來降低餐後血糖。

3糖齡10年以上,多種口服藥聯合+生活方式治療,空腹血糖仍≥11.1

意味著:控糖方案不合理,糖友的胰島功能可能已經接近衰竭了,需要改變控糖方案。新方案應該主要靠注射胰島素或使用達格列淨等幫助從尿液排糖的SGLT2類藥物、二甲雙胍等抑制肝糖元輸出的藥物、阿卡波糖等延緩碳水吸收的藥物等來幫助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確診時,糖友的胰島功能往往只剩下30-50%了,任其發展,以後每年還會以3~5%的速度遞減,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衰竭的速度會更快。

糖尿病10年、20年以上,長期空腹血糖11.1以上,健康的胰島細胞肯定已經所剩無幾了。如果此時還使用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降糖藥,藥量再大,效果都不會好,往往只能增加肝腎負擔。

此時只能透過打胰島素或換用達格列淨等不依賴胰島功能的控糖方案。

這也提醒廣大糖友,平時要注意對胰島的養護。透過飲食控制、適當運動、精準營養干預等,幫助恢復、逆轉受損的胰島功能,預防、延緩胰島功能的進一步衰退。

13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如何能睡個好覺並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