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2010年流行病學統計,在18-65歲人群中,偏頭痛患病率為9.3%。其中,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1倍。
對於偏頭痛,很多人容易產生誤解,認為它就是一側頭痛。
其實,偏頭痛之所以叫偏頭痛,是因為它有偏側疼痛的特點,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偏頭痛患者都是偏側疼痛。
調查顯示,60%-80%的患者是偏側頭痛,20%-40%的患者是雙側頭痛,還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是最開始左側疼,之後變化為右側疼,這種交替的疼痛。
除了偏側疼痛外,偏頭痛還有很多其他特點。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偏頭痛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特點?
偏頭痛是一種以反覆發作為特徵,同時伴有噁心嘔吐、怕光怕聲等表現的疾病。
除了偏側疼痛外,它的臨床表現還有以下特點:
搏動性很多人現在還習慣將偏頭痛稱為血管性頭痛,這就是因為它的搏動性,主要見於跳著痛。
活動後加重很多偏頭痛患者往往活動後,偏頭痛會加重,他們通常在發病時喜歡躺在床上睡覺,幫助緩解疼痛。
伴有噁心嘔吐對於中度到重度的偏頭痛,患者通常伴有噁心,甚至嘔吐。
怕光怕聲偏頭痛患者往往對感覺比較敏銳,比如燈光和聲音,有些患者會不願意見光,有些患者聽到噪音,偏頭痛會加重。
發作性偏頭痛為發作性疼痛,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為4-72小時。
2.引起偏頭痛的因素有哪些?
偏頭痛的誘因很多,每個人的誘因可能都有所不同。
總體來說,我國偏頭痛患者最多見的誘因是睡眠障礙和情緒改變,比如失眠患者容易出現偏頭痛;還有前一天夫妻倆吵架,第二天也容易誘發偏頭痛。
其他因素還有過度疲勞、女性月經、喝酒等,甚至有的患者可能因為聞到某種氣味誘發。
3.如何診斷偏頭痛?
4.偏頭痛急性發作如何止痛?
目前治療偏頭痛的止痛藥主要兩大類,一類是非特異性藥物,比如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去痛片等,這類藥物主要是非甾體類消炎藥。
針對偏頭痛還有一些特異性藥物,比如過去常用的麥角胺,不過這類藥物因為副作用大,現在用的較少;還有曲坦類藥物,像五羥色胺受體1B和1D激動劑等。
此外,很多人發生偏頭痛後,擔心藥物副作用,不敢吃止痛藥,一般先挺著,等實在挺不住再吃。
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止痛藥一定要趁早用,如果等頭痛厲害之後再去使用,不僅效果變差,而且用量也更大。
另外,頻繁使用也是不可取的,如果每週使用止痛藥超過兩次以上,很容易出現藥物過量性頭痛。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