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營養學確認人類需要七大營養素:水、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其中,水是維持生命的七大營養素之首,它不僅是維持生命必須的營養素,也是其它營養素的載體。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也可以幾天不睡覺,但不能幾天不喝水。所以,極端情況下,人會喝尿,那是生與死的選擇,不喝,只有等死。由於水相對容易獲取,人們往往忽視其重要性,最重要的東西反而被忽視,這可能也是人類一種奇怪的智慧。
水的作用
我們常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從人體的組成來看,“男人才是水做的”,他們體內的平均水分比女人體內的水分含量要高,需要喝更多的水。
16~30歲的女性,體內水分含量佔體重的50.9%,而同年齡的男性水分則佔到58.9%,這主要是由於男性肌肉多、脂肪少,而肌肉含水量相對較大,是脂肪組織的3倍。那麼,為什麼說水是生命之源呢?
1、溶媒
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轉運,各種代謝廢物的排出,都需要先溶解在水中才能進行。這涉及消化、吸收、代謝 、分泌及排洩等多種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沒有水作為溶媒,生命中這些反應都會停止。
試想,如果沒有水,血將不會流動,如果喝水少,血液黏度會增高,血流速度會變得緩慢,人體的功能怎能不受影響?
2、調節體溫
而機體溫度升高可不是好事,不僅可致病,甚至可致死,所以機體有排汗功能來幫助散熱。所以,人要經常喝水以補充排出多餘熱量時的水分丟失,即使並不覺得口渴。
3、充當潤滑劑
水就像是一部機器的潤滑劑,能滋潤面板,溼潤眼睛、咽部及消化道,潤滑關節以減輕各個關節的摩擦,使人活動起來輕鬆自如。
4、細胞或組織構成
水直接參與構成機體組織和細胞,並使這些組織因為有水而更富彈性。常可見到老年人的面板有很多褶皺,就是因為水分較少的緣故。
人體缺水會怎麼樣
人體每天都會透過排尿、出汗、呼氣和排糞等方式排出大約1900~2500毫升水分,這些水分需要人體再補充回來,否則,機體就會缺水。
永田道理診所所長伍永田博士建議:健康人群每日飲水量應達到身體體重的4%,亞健康人群飲水量應達到身體體重的6%才能讓機體保持水平衡。
沒有水,其他所有營養物質就像乾枯河床上乾透的泥沙。
當人體失水量達到體重的2%時,便產生口渴感;
當失水達6%以上,人就感到乏力、抑鬱和無尿;
當失水大於20%而又得不到補充時,就無法進行氧化還原、分解合成等正常活動,進而危及生命。
如何喝水
早起和睡前各喝一杯水(400ml左右),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會損失不少水分,早起時喝一杯溫開水,有助降低血液粘稠度,促進血液迴圈,對老年人會減少中風危險。
晚上睡覺前,因同樣原因也要喝一杯溫開水(45℃左右)。不要怕晚上起夜而不敢喝水,也不能在工作期間因怕如廁而刻意少喝水。
最好喝富含礦物質的天然好水,為什麼呢?如圖所示:
運動員、體育愛好者、建築工人、農民或在高溫下勞動的人群,飲水中還要加入少量鹽分,以避免出現只補水沒補鹽而造成的低滲性脫水(脫水按原因不同,會出現水和鹽分丟失比例不一樣的情況,臨床有高滲性、低滲性和等滲性脫水三種,如果只補水不補鹽,血液會被喝進的不含鹽的水稀釋,血液被稀釋,水分會順著滲透壓跑進細胞內,這樣會引起腦水腫,非常危險)。
部分內容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