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健康是什麼?

有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當你失去健康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是健康!

我們小區有一位其貌不揚的但人見人誇的養生健康達人,他逢人就送八字健康真經,是那八個字呢?“三穴一刻,炙八停三”,這個聽起來有點拗口的健康八字真經原來是指:“每次艾灸三個穴位至少一刻鐘,連續八天休息三天再迴圈,常年堅持必保身體健康”。

那艾灸是什麼?

這個具體介紹可以百度一下,這裡也有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

艾灸不是一日之功,而在有艾灸與沒有在艾灸的人,在短期偶爾幾次看來沒有什麼明顯區別或差異;在中期半年左右看來效果開始明顯,但好像也沒什麼很大的差距;但在長期三五年來看的時候,那就是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這個養生健康達人大家都親切的叫他鄒大獅。他並非姓鄒名大獅,其本名鄒寶震,原本就是一個高校的日語教師。2016年,其母親患上腦瘤重疾,並被醫院診斷下達了將不超出三個月壽命的結論。作為大孝子的鄒大獅,立馬辭去安穩的工作,陪伴在母親身邊,日夜苦讀古方醫書,最終確立了以艾灸為主的調理方案並馬上動手實踐為母親調理。老人家雖然最終還是走了,但是一來其為母親延續長達了近兩年多的壽命,二來因為是艾炙調理,老人家也免去了很多在醫院常規治療的難受勁…… 母親走了,鄒大獅悲痛之餘發下大願,誓要一門深入的學習研究中醫艾灸文化,讓更多的人受益於艾炙調理。

他不僅重視對中醫艾炙的研究,還注重各類艾炙調理方法的總結。他常說:“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大”是要有自信而有氣質;“心小”是要小心謹慎;“智圓”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拘泥,有制敵機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貪名,不奪利,心中自有坦蕩天地。近年來,鄒大獅一直堅持公益幫助了身邊很多街坊鄰里用艾灸調理好了身體,甚至還有一些慕名不遠千里前來找他調理身體的……慢慢地,大家就不約而同的叫起了“鄒大師”,一聽別人叫他“鄒大師”,這位生性耿直的山東漢子就著急,搖頭又擺手的,別、別、別,千萬別叫大師,我就一業餘鼓搗鼓搗的一心想幫大家調理好身體而已……,後來,也因為鄒大獅平時還是個酷愛舞刀弄槍的武術練家子、又是馬拉松長跑民間組織“神腳營”骨幹人員,中氣十足,噪門也大,也不知道何時起,這“鄒大獅”的大名就給大家叫開了,在我們大家的心目中此“大獅”也是“大師”了,後來他也就樂呵呵的接受了……

看完上述鄒大獅的介紹,有些較真的人可能會說,他不過就是一個半路出家的大獅,這八字健康真經管用嗎?正所謂英雄莫問出處,不管是誰,只要他的發心發願是利益眾生的,上天一定會給他有驚人的成就和造詣。就如唐代藥王孫思邈。孫思邈在醫學實踐上,他收集整理了很多藥方,寫成了千金藥方,千金翼方兩部著作,共記載了6000多個藥方,被後世尊稱為藥王。

可能很多人以為這麼一個藥王,應該是出生於中醫世家等等之類,但其實不然,就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平民家庭,只因他最初學醫研究藥方的動機,就是為了給自己的父母治病!他的父親就是個非常普通的木匠,母親就是一個農婦而己,在孫思邈7歲的時候,其父親得了雀目病(即今天的夜盲症),而母親患了粗脖子病。有一次,其父親在鋸木時,看到他在一旁看著自己發呆,問他,孩子你長大了也要做木匠嗎?孫思邈回答說:“不,我要做一名大夫,那樣我就可以給你們治好病了!”其父親也被他小小年級的孝心感動了,咬咬牙,把他送去了城外上學,孫思邈也在那裡知道了扁鵲,也懂得了聖賢之道,以及“行醫者,兼濟天下”的道理。這些先人之道,也讓他確立了以後行醫的操守:不論富貴貧賤,不論男女老幼,皆一視同仁且盡心盡力!當孫思邈12歲的時候,父親又把他送到了附近的藥農張七伯家去當學徒,在張七伯家當學徒的三年裡,孫思邈經常向張七伯詢問藥理知識,常常令張七伯難以回答,後來,他才知道,原來張七伯只會用一些土方治病,根本不懂藥理,張七伯也懂得孫思邈的心思,就對他說,你很聰明,又很好學,我不能耽誤了你的前程,從我這裡出發,去40裡的銅官縣,那裡有位名醫是我的舅舅,你到他那裡去學醫吧,臨走前,他還送給孫思邈一本黃帝內經,希望他學有所成,有朝一日成為名醫。孫思邈到了銅官縣這位名醫那裡,潛心學習了一年,又專心研究黃帝內經,醫學知識長進了很多,但這位名醫也不知道如何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這使孫思邈十分失望。於是,孫思邈便回到了家鄉,開始給鄉親們治病,在實踐中積累各類案例並不斷的鑽研……最終找到了治療雀目病和粗脖子病的方法,讓雙親的病都痊癒了,並且健康長壽!一代藥王,就基於一個為父親母親治病的孝心成就了自己,造福了世人 !

鄒大獅與一代藥王孫思邈的發心動念是這麼驚人的相似,時至今日,只要他一出手為鄰里街坊的各種病痛作艾灸調理,幾乎都是馬上有效解除症狀快速康復。雖然他的經濟並不寬裕,但依然堅持為大家公益調理!這個默默無聞可親可敬的的“大師”實至名歸!也為我們身邊各行各業中那些默默無聞又可親可敬的大師們點贊!

作者簡介:

創業多年,經歷過各種失敗,也形成了務實精幹的個人作風,寫作同樣是文風務實,直指核心。目前從事綜合金融領域及相關的專案策劃,同時發心重拾寫作之筆,以正知正見正念,傳播善知善念善行。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立冬了,晚起吃暖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