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熟練的用“強迫症”形容自己的某些行為,直到一個病症名稱的出現——強迫性面板剝離症。
強迫性面板剝離症是一種自殘行為,與幽暗恐懼症、恐高症等心理疾病相似,因心理暗示引發。
大多數成年人得知自己患有強迫性面板剝離症時,都是一臉愕然——原來我這是病啊!許多父母看到這個訊息,也想起自家孩子習慣咬指甲、撕嘴皮等等,但大多沒當回事,大不了看到時阻止一下。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個病,還是個會引發其他問題的病。
小動作引發感染部分父母也認為,孩子不過是咬個手指甲而已,撕個嘴皮而已,出不了什麼大事,長大了就好了。
可是,真的如此嗎?
1、各類感染
這是一個成年人在網上尋求幫助時描述的症狀:
此外,孩子不像成年人,各方面都已發育成型,很多孩子在出牙、換牙關鍵期咬嘴皮,這樣不僅可能導致感染,引誘脣炎、粘液腺囊腫找上門,還可能會導致孩子的牙齒參差不齊,嚴重影響寶寶的形象。
2、病從手來
寶寶的手經常東摸西摸,甚至會在地板上抓爬,再加上不可能時時刻刻給寶寶洗手,小小的手指甲裡最容易藏細菌,此時寶寶再咬指甲,細菌自然而然的順著入侵寶寶本就不完善的免疫系統,腸胃疾病隨之而來。
此外,寶寶咬指甲很可能咬傷甲溝,禿禿的指甲也難以保護好脆弱的甲麵皮膚,很可能就會因此而受傷,甲溝炎等病症也可能會因此感染。
3、習慣形成,成年也無法改變
習慣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如果寶寶的這些小動作成為習慣,哪怕思想成熟,懂得剋制,也可能會因為長久的習慣無意識的去咬指甲、咬嘴皮等等,難以戒掉這個習慣。
任何行為都有成因,強迫性面板剝離症也不例外,寶寶的這些小動作,也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
孩子咬指甲、撕嘴皮,並非單純的壞習慣。每當寶寶咬指甲或撕嘴皮時,許多父母都會下意識的先阻止寶寶,有些父母甚至會在寶寶手指上塗醋或辣椒。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問一句,“怎麼孩子就養成了這麼個壞習慣呢?”然後將這個問題拋之腦後,轉而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如何阻止寶寶上,單純的將寶寶的行為當作壞習慣。因此,很少有父母會關心寶寶的這些小動作,背後其實隱藏著大問題。
寶寶的小動作之所以成為習慣,原因有三:
1、用小動作尋求安全感,緩解分離焦慮
身邊有個寶寶就很喜歡咬指甲,幾個手指頭沒一個是完好的。寶媽回憶,孩子咬指甲的習慣是從進了幼兒園之後開始的,最初以為是在幼兒園跟著其他孩子學來的壞習慣。
然而,嘗試了各種辦法試圖阻止寶寶後,卻依然改不掉孩子的壞習慣,寶媽氣急,跑到幼兒園質問老師,怎麼就讓孩子學會了這麼個壞習慣。
老師也很無奈,因為班裡除了這個寶寶,根本沒有其他孩子會咬指甲,喜歡撕嘴皮的倒是有,可這和咬指甲也不一樣啊?
事實上,就像寶寶斷奶後想要摸媽媽的乳房、頭髮等舉動一樣,寶寶咬指甲、撕嘴皮,同樣也可能是為了緩解分離焦慮,試圖通過這些小動作,在陌生的環境中尋求安全感。
2、博得父母關注
正如很多孩子用出格的行為博取父母關注一樣,小寶寶也可能會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而做些小動作。
以咬指甲為例:
如果父母時常頂著手機、電腦、電視等,打著陪孩子的名義呆在寶寶身邊,卻不曾用心的和寶寶遊戲、玩耍,但當寶寶開始咬指甲時,父母一旦注意到,很快就會阻止孩子。
這樣一來,寶寶就會認為,只要自己咬指甲,父母就會注意到自己,自然而然的反覆嘗試,反覆試探,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難以改掉。
3、感覺統合失調引發小動作
這是一個姑娘在強迫性面板剝離症下的回覆:
正常人咬到舌頭都會疼的發抖,甚至大叫半天,而這個姑娘卻撕扯舌頭絲毫不覺得痛,這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典型例子。
感覺統合失調:外部感覺刺激訊號無法在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中進行有效的組合,從而造成機體無法和諧運作。現代化都市家庭中,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達85%以上,其中,約30%的孩子已達重度。
部分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也會出現咬指甲、撕嘴皮、摳臉、扣頭皮等“小動作”。
當習慣形成後,想要改變,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當這個習慣出現在孩子身上時,一旦處理不好,不僅無法改掉習慣,反而可能導致這個習慣變本加厲。
是以,如何將強迫性面板剝離症提前從寶寶身邊驅逐,是一個值得用心關注的問題。
怎樣幫助寶寶遠離強迫性面板剝離症?孩子的習慣形成需要一段時間,改掉習慣同樣需要時間,父母的細心呵護、耐心引導更是少不了。
再度提醒,強行制止絕對不可取!
1、把安全感“還給”孩子
孩子用小動作緩解分離焦慮,主要原因還是安全感的缺乏,“罪魁禍首”還是父母。
此外,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本該是由父母給予,打下良好的基礎後,才能從自身獲得安全感。因此,想要幫助孩子遠離強迫性面板剝離症,父母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缺失的安全感補償給孩子,“還給“孩子。
建議:把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間抽點出來,好好的陪陪孩子,做遊戲、看繪本等等,孩子高興的同時,父母也會從心底升起開心的感覺,這些可能比手機更值得銘刻於心。
2、溫和的轉移注意力
呵斥、責罵,甚至動手打孩子,粗暴的扯開孩子的手等等,這都是許多父母看到寶寶咬指甲、撕嘴皮時,下意識的行為。然而,這些行為並不能阻止孩子,反而讓孩子的注意力著重放在這些方面。
建議:當寶寶有小動作時,拿小玩具、零食等“引誘“孩子,溫和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3、準備一個替代物
部分寶寶的強迫性面板剝離症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當某一種強迫性行為被改善後,很可能會轉移到另一種。
例如有些寶寶先是咬指甲,等到父母幫助孩子改掉咬指甲的習慣後,他又換成了咬嘴皮,這個時候,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已經不再適用,換個方向努力,才能將問題解決。
建議:觀察孩子的喜好,為孩子準備一個小物,讓孩子想要咬指甲時,就摸這個小物,例如《小豬佩奇》中,佩奇的泰迪、喬治的恐龍。如果孩子試圖咬指甲,我們不妨提醒孩子,拋接自己的小物,或和小物做遊戲等等。
我們時常關注孩子的特殊行為,時常注意孩子的磕磕碰碰,甚至將孩子的某些行為當作“壞習慣”,卻忘記問問自己,為何自己的孩子突然就出現了這些“壞習慣”,為何總將重點放在質問、指責孩子上,而不是反省自己的過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育本就是一條需要反覆試探的、反覆思考的長久之路,父母也會有犯錯的時候,也會有忽略的時候,為何不趁早反思,趁早改變,以免將對孩子的傷害進一步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