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正在家補一週缺的睡眠時,一個大學同學給我打來電話:電話中,她說有一個親戚要在我們醫院做手術,要我跟找找人、照顧照顧。大學同學,好不容易求你一場,我就滿口答應了。問了問患者大概情況,是個子宮肌瘤患者。這樣的患者一般都沒什麼事,也就沒再細問,打算週一再去辦這個事。
週一早上,我刻意定了鬧鈴,生怕把人家這事兒忘了。要知道,一進入工作狀態,那可真的是忘我。麻醉期間,就像進入了另一個狀態。或許,有點像網上說的打雞血了。那種狀態下,人不知疲倦、也不知道恐懼、也不知道餓、也沒有了生理上的二便,如同機器人一般。可是,一旦過了這種狀態,各種疲勞、睏倦和飢餓會一起襲來。長期以來,我們都適應了這種狀態。
鬧鈴響起,我趕快穿起白大褂奔向婦科。詢問護士站的護理同事得知,這個患者剛剛辦理完住院手術,有些檢查還未來得及做。我問她:患者在哪個病房?護士說:203室。於是,我轉身奔向203室。
到了門口,我敲了敲門。畢竟是老同學的熟人,得讓人家感覺到我的熱情和照顧。因此,我舒展了一下我那嚴肅木僵的臉。從口罩下擠出一些笑容問道:你是劉女士吧?我是誰誰的大學同學。一番介紹,她很滿意這種安排。
然而,客套過程中,我有一絲憂慮:這個患者的手術似乎很簡單,只是一個子宮肌瘤剜除術。由於肌瘤就位於漿膜下,很容易就能完成這個手術。但是,這個手術似乎被她的肥胖蒙上一層陰影。無論是文獻報道、專家共識,肥胖患者絕對是一個特殊的人群。從外科角度,肥胖無疑增加了手術難度。尤其是那個刀口,每當縫合刀口的時候,醫生都會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希望這個刀口長好一點。但是,過度肥胖的腹壁,理論上出現脂肪液化、刀口感染的機會就高。因此,醫生也只能是盡力。
另外一個憂慮來自於我們麻醉:正常情況下,這個手術完全可以在椎管內麻醉下完成。即使全麻,也會非常簡單。然而,一米五的身高、200多斤,讓這個麻醉似乎沒那麼簡單。首先,選擇椎管內麻醉,很有可能面臨穿刺針不夠長的問題。再就是,即便麻醉效果好,這個肚子、“深不見底”的刀口,也會讓外科醫生一直喊刀口緊。因此,不如選擇全麻。全麻下,就不存在緊的問題,外科就無話可說了。然而,全麻需要面臨高難度的插管問題、氣道管理問題,肥胖患者的麻醉掌控以及甦醒問題。相關研究顯示,這樣的肥胖患者,無論採取哪種麻醉方式,術後呼吸道併發症都要高於一般人。一旦出現呼吸道併發症,對她這樣肥胖的患者來說,是很危險的。
最後,我決定為她實施椎管內麻醉。一旦能在這個麻醉下完成這個手術,會少了很多肥胖相關的全麻併發症。
麻醉的時候,確實有難度:那個穿刺針的針柄幾乎被我擠壓到脂肪下兩釐米深。看上去,好大一個坑。好在經過我的經驗判斷,順利到達椎管內。麻醉起效後,為防止血壓過度波動,我給她用了一些血管活性藥物、也加快了輸液速度。之後,難題就留給了外科。
外科也非常犯愁,好不容易在肚皮的褶皺裡找到了可以下刀的地方。術中倒是不難,幾下就把這個表淺的肌瘤剜除了。但是,關閉腹腔的時候卻真的犯愁啊:足足有一巴掌厚的腹壁,外科醫生每一層都小心地縫起來。如果換做平時,兩三層一起縫是很正常的。外科醫生選擇這樣縫:一方面,希望多層縫合增加拉力;另外,即便發生了因肥胖導致的脂肪液化,也不至於全層撕裂。以往的經驗證明,一旦發生脂肪液化,刀口很有可能發生全層撕裂或刀口疝。
術後,外科醫生像照顧小寶寶一樣:每天定時都要來看看這個刀口。而這雖然與麻醉無關,但熟人介紹來的患者,出現問題,總歸不好看。因此,我也跟著擔心了好幾天。
這個揪心的手術,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控制體重,過度肥胖沒有一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