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冬天的寒冷總會給人一種想要隨時縮排被窩取暖的衝動,尤其是在飽餐一頓之後,總是感覺不想動,只想美美的睡上一覺,但是吃完飯犯困真的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嗎?

我有一位患者,今年本命年,但是脾氣比較暴躁、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前段時間吃完飯總會感覺犯困,渾身沒力氣,想去躺一會睡一覺,整個人看起來有氣無力的,家裡人感覺不太對勁,讓他來我這裡複診,透過飯前、飯後多次的血壓測試,果然有問題。

像這種吃完飯身體出現發睏的情況,可能是出現了餐後低血壓

當我們吃完飯,血液會湧進胃裡幫助食物進行消化,起到促進作用,相對來講,身體其它部位的血流量就會減少,血壓有輕微的浮動。這是正常情況,但對於高血壓的患者來說,身體器官衰老導致敏感度降低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出現頭暈腦重的情況。

若自測餐後血壓,符合以下述3條中,任意1條,即可診斷餐後低血壓:

(1)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高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2)餐前收縮壓(高壓)≥100mmHg,而餐後收縮壓(高壓)<90mmHg

(3)餐後血壓下降未達到上述標準,但身體出現頭暈難以站立

一日三餐,每餐後都可能出現低血壓,尤其早餐後,更易出現餐後低血壓。

清晨,身體的血容量偏低,脾胃消化功能處於弱處,但很多硝酸酯類的藥物,需要在清晨時候時服用,而飯後的血壓下降又會與降壓藥效果重疊,引起脾胃受損,也就容易出現餐後低血壓的症狀。

那麼,我們應如何預防餐後脾虛、低血壓的發生呢?

【方法一:】

保持心態平和有助於身體的健康,因為脾氣不好也是引起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

【方法二:】

可少吃碳水化合物,或者搭配其它食物,早餐建議豐盛一些,偏清淡,有助於身體健康。

【方法三:】

少食多餐,可以減輕脾胃的負擔,減少食物堆積難以消化引起的餐後低血壓。

【方法四:】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飲食的食物建議溫度適宜,少吃或者不吃溫度較高或較低的食物。可

【方法五:】

醫生的指導下,搭配苓提明水這種健脾的膏飲,或者協商調整血壓藥物的服藥時間。

【方法六:】

高齡患者應避免餐後進行高負荷的運動,對身體的機能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4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補亦有道,冬季血虛怎麼補?國醫來教你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