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經辨證,先學《傷寒論》六經之脈證提綱
把六經病的典型症狀和脈象先了然於胸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太陰病第一個藥是桂枝,脾虛的人感冒就是個桂枝湯證。
1,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訊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3,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脾虛導致的便秘
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
太陰便秘特點:腹滿時痛,既腹部脹,又肌肉緊張出現疼痛。脾虛推動無力,食物在腸道停留過久。
太陰病外證是身疼痛,肌肉的病變,屬脾虛的都可以用桂枝湯類方加減,如桂枝茯苓丸,新加湯,小建中湯,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等
虛勞的小建中湯類方,當歸建中湯,歸芪建中湯等
第二個藥是乾薑
如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甘草乾薑湯,甘姜苓術湯。
乾薑是溫太陰肺和脾的主藥。
太陰肺陽虛喜涕,太陰脾陽虛喜唾,小青龍湯和理中丸
第三個藥是白朮
枳術湯,近效術附湯,甘姜苓術湯
甘姜苓術湯是太陰病溫化寒飲的方法,去幹姜加桂枝是苓桂術甘湯,去幹姜加人參是四君子湯,去茯苓加人參是理中丸
《近效》術附湯,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白朮,附子,炙甘草,生薑,大棗
是四逆湯去幹姜用白朮,生薑,大棗,四逆湯急則溫之,術附湯緩則補之
太陰病,溫用乾薑配附子,補用白朮配附子
太陰病三個主要處方,小建中湯,理中湯,《近效》術附湯
從中演繹出了很多處方治法治則,歸根朔源就是這三個處方在不同的排列組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