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到了深冬,老年人生活越發的困難,尤其是一些高齡老人。寒冬對於每一個高齡老年人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一些老年人冬季會感覺腿腳痠脹無力、腰腿痠痛,水腫、肥胖、頭髮油膩、排便不暢等現象;在我們的傳統認知當中,這或許是身體內溼氣太重的緣故,所以身體倍感不適。
事實上在西方醫學當中並沒有溼氣這一說,那麼他們是如何來應對種種似病而又非病的現象的呢?
不妨糾正3個習慣,或有驚喜
1、增加運動量
所謂“動則生陽”,在傳統養生當中,合理的運動可以提升體內的陽氣,也是去除溼氣的方法之一。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提高人體代謝功能,還能防止肌肉萎縮、保持機體的敏捷等作用。
而天冷之後,老年人腿腳不便,關節不夠靈活,所以運動量大大減少,有些高齡老年人甚至不敢下床活動,更談不上運動;導致身體內堆積的代謝廢物增多,身體感覺非常不適,甚至會有水腫現象。
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適當增加運動量。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進行些戶外運動,如果行動不便,或者是遇到雨雪天氣,在室內也要堅持運動,可以是俯臥撐、瑜伽、太極、壓腿或者生活舉啞鈴,哪怕只是多踢踢腿,甩動一下胳膊也是非常不錯的。還能提高人體禦寒能力。
切記,不要吃飽就睡,或者是在沙發上久坐不動。
2、注意飲食均衡
老年人味覺感知能力下降,所以喜歡吃些重口味食物,喜歡吃肉,容易導致腸道堆積過油的脂類以及代謝廢物。
建議每天進食300——500克的新鮮蔬菜,同時再進食300克左右的新鮮水果。一來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提高人體消化吸收功能;同時還能幫助清理腸道中毒素,有利於通便,更有利於人體的健康。
每天進食2——5份高蛋白食物,包括雞蛋2個,牛奶2杯(大約400毫升),以及豆類與各種肉類,滿足人體對蛋白質與鈣質的需求。
比起以往,此深冬時節可以適當減少些主食攝入,因為這個時候人體對能量的需求要小些,進食過多,反而容易肥胖。
3、糾正睡眠時間
建議每晚在9——10點之間入睡,最晚不要超過11點為好。晚上總的睡眠時間不應少於7小時,也不宜多於10個小時。
白天儘量不要躺在床上,或者是坐在沙發上不動,需要適當的運動鍛鍊。否則會越睡感覺越累,甚至感覺全身痠痛。
除了以上的生活習慣之外,還有就是要注意多參加些積極的社交活動;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避免不良情緒的騷擾。
在生活中要注意防止摔倒,避免骨折現象的發生。
事實上,即使是年輕人,冬季如果運動少了,吃肉多了,還經常抽菸喝酒,經常熬夜,身體也是會感覺不適的,不是因為“溼氣”太重,就是生活習慣太混亂了,人體代謝功能絮亂,身體自然會很不舒服,只要能及時糾正過來便好。
對於老年人而言,人體適應能力比較弱,因此需要更加註意些,若出現“溼氣”重的現象,需要調整的時間更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