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正是感冒和流感的高發期,測體溫的溫度計幾乎成為每個家庭必備,雖然市場上各種各樣電子體溫計已較為普遍,但水銀溫度計以其價格低廉、測量準確等特點依然被大多數家庭所使用。但是水銀溫度是由玻璃製成,比較易碎,裡邊的水銀如果洩露出來,還有可能對人體造成一定損害。
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釋出《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一、汞水銀的化學名稱叫做汞(Hg),是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它的化學性質穩定,在常溫下會揮發。汞有劇毒,其大多數化合物和鹽的毒性也非常高,口服、吸入或接觸後都可能導致腦和肝損傷。汞在工業上的應用主要是製造化學藥物以及電子、電器產品,而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在溫度計和血壓計中。
我們在正常使用溫度計和血壓計時,密封的水銀是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水銀一旦洩露,雖然吸入極少量水銀蒸氣不會中毒,但任由其揮發很危險。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陳志衡表示:人如果處在大氣汞濃度為1.2至8.5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很快就會出現中毒現象。一支水銀體溫計中的汞含量是0.5克左右,一般摔碎後不會導致嚴重的汞中毒現象。不過即使空氣中汞含量較低,被吸入後也會在人體內積累,久而久之,就易引發腎損傷等病症。
水銀的蒸氣有著慢性劇毒,它可以透過呼吸道和面板等途徑侵入人體,短時期內,暴露在高濃度水銀蒸氣中會產生頭疼、乏力、胸痛、咳嗽等中毒症狀。而長期暴露在高濃度水銀蒸氣環境中,會導致神經系統障礙,甚至腦損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二、水銀洩露後如何處理體溫計打碎了,很多人會用抹布擦或是掃帚掃,這些處理方式都是不正確的。水銀就算不與人體直接接觸,其氣態形式也對人體有害,而且肺部對氣態水銀的吸收能力是面板對液態水銀吸收能力的幾十倍。因此,溫度計打碎後不能著急用抹布、棉籤、海綿等擦,這樣會把水銀分散成更多更小的顆粒,洩露面積變大,水銀氣體產生的速度越快。
首先要關掉屋內加熱裝置,開啟門窗通風,溫度升高會使水銀的揮發加快,而開窗後流通的空氣會降低水銀蒸氣在空氣中的濃度,從而減弱對人體的毒害。我國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環境空氣中汞的濃度限值為0.05mg/m³,水銀溫度計裡水銀的質量一般是0.5-1.0g,對於一個100㎡、高2.5m的住宅,如果不通風,只需水銀揮發2.5%就會超過汞蒸氣的安全濃度。
收集水銀的時候要戴上口罩和手套,如果水銀散落在瓷磚、木地板之類的硬平面上,可以用兩片紙片把能看到的水銀小球儘量聚整合一個大球,水銀的密度比較大很容易聚成球,這樣比較容易收集。如果水銀灑在地毯之類的粗糙平面上,可以用膠帶將它們粘住,然後和膠帶一起放進塑膠袋中密封袋口,塑膠袋建議多套一層,防止破裂和洩露,也可以放在有蓋的塑膠瓶中。另外由於水銀會反光,可以用手電筒幫助尋找暗處或特別小的水銀顆粒。
收集完水銀後,儘可能地開啟全部的門窗,並且開啟風扇,加快房間內外的氣體流動。美國的官方環境保護機構(EPA)推薦,正確收集水銀後,水銀洩露房間應至少通風24小時。收集的水銀不能直接扔進下水道或者垃圾桶,應該貼上標籤,送交當地的廢液管理人員或者環保部門處理。對於沾上水銀的衣服和鞋子,不能直接用洗衣機或烘乾機清洗,最好戴上橡膠手套反覆搓洗,洗前浸泡半個小時,並在通風條件好的地方晾曬1~2天,確保水銀揮發完全。
三、關於水銀還需要知道哪些1、誤吞水銀會立馬身亡?
在量體溫的時候,如果不慎咬碎溫度計,將水銀吞入體內,不會立馬身亡,水銀進入消化道後基本不會轉變成汞離子,也不會被腸道消化吸收。但是可能會引起口腔炎症和腸胃炎,要及時脫汞排出,如果面板上的傷口接觸到水銀建議立馬就醫。
2、汞為什麼不能帶上飛機?
水銀溫度計是不能帶上飛機的,這是因為製造飛機的基本材料是鋁,雖然汞與鋁不發生反應,但是可以催化鋁與氧氣反應。鋁溶解於汞後會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鋁不溶於汞,浮出汞面;接著,新的鋁重新溶於汞中,它們又會和氧氣反應,這樣反覆下去,汞不會減少,鋁卻被氧化完了。因此,一點點的汞就可以毀壞大量的鋁,飛機上若有人不小心拋灑了汞,那飛機就必須停飛進行檢查,直到清除所有遺落的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