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導讀:量子理論和中醫的標準化,是兩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我們相信它是圓融、萬法萬物的一個方便的法門,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醫療技能。如果有緣,能夠碰到一些和中醫理論表達相結合的技術,我們也不妨一起來探討,坦誠地公開。

06 正弦波的多樣性表達是什麼?

正弦波在佛家管它叫什麼,管它叫一念。一念眾生,這個宇宙空間不可能有比正弦波再早的呈現了,在那之前是混沌什麼都沒有,所以道家管正弦波叫陰陽。陰陽不僅僅是描述一個波,它要描述的是一種存在的本質,就是所有存在最初始的呈現,它的本質,它的運動規律就是這種波動規律。

這個時空裡面我們根據能量波的特性,我們會發現一切的顯化存在只有一個原因,能量波的同頻共振。沒有同頻共振的能量波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只有產生同頻共振的能量波,才在整個空間裡產生能量結構,而這個能量結構投影到三維空間,就構成了我們整個世界的一切存在。

這樣的話,我們就理解到了,所有存在的正弦波在東方智慧裡面提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正弦波是陰陽的最簡單的表達。它的上面這一個鼓包就是陽,下面這個鼓包就是陰,所以有陰必有陽,陰陽是互生的,所以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就不可能有一個單獨的陰存在於這世界,也不可能有一個單獨的陽存在於這個宇宙中。

所以“和於術數”就指的是同頻共振。能量波同頻共振,就是一切存在的基礎了,它會形成能量結構。那麼最簡單的能量結構就是陰陽。當兩個能量波相互干涉的時候,兩個能量波干涉就是最基本的能量疊加開始的時候,就形成了四象和五行

那麼四象能量就是兩個能量波,如果我把陰陽用a、b代表的話,a+b=1,那兩個能量波相互作用的時候就是a加b括號的平方。a加b的平方就等於a的平方加b的平方加ab加ba,這也就是四象。那a的平方就是太陽,b的平方是太陰,ab、ba是少陽和少陰。

而它們在中國的文化系統也分別用五種特效能量來表達。太陽是火效能量,太陰是水效能量,少陽是木效能量,少陰是金效能量,他們的綜合能量就是土效能量。

所以金木水火代表了四種天效能量共振狀態,而土代表了一箇中效能量共振狀態,就是他們四個的綜合。所以東方的五行就已經把宇宙空間最簡單的,呈現了不同屬性的能量結構,做了最簡單的描述。所謂能量結構也代表了所有事物的能量結構,這個在現實中叫干涉。

我們在現實中研究干涉全息圖的時候,我們發現全息圖從不同的角度去觀測它,看到的像不一樣,這就引入了觀測者這個角度,這觀測者帶著他自己的認知,會把他自己的認知的頻譜渲染在干涉相、干涉圖上,跟它同頻的能量。

這個干涉的同頻能量的渲染,產生的同頻共振就是他能看到的現實。這個就是a+b的三次方。a+b的加三次方一展開正好是八卦,所以八卦是我們的三維空間能夠看到的最簡單的物質象。

在這之前,陰陽五行是沒有象的,是看不到的,但八卦可以呈現。八個物質象乘以八個資訊集合,就會構成八八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種一切存在的基因,就是我們三維空間一切存在的基本頻譜,也就是這六十四種頻譜。所以這六十四種頻譜再繼續疊加,就構成了我們這個空間裡的萬事萬物。

07 中華文化中的正弦波詳解

這樣就把整個中華的《易經》的邏輯系統講清楚了,所以《易經》一開始講的全是正弦波。

《易經》乾卦,第一卦,講的全是龍,因為什麼?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裡邊,直接把正弦波叫做龍,所以龍是正弦波的圖騰。所以中華文明的文化是從龍開始,也就是從正弦波開始。他是從一切文化的始祖就開始的,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中華文明不可能斷,而且它的久遠是從最初始的存在開始的。只要現實中有存在,就有正弦波;只要有正弦波,龍就斷不了。所以中華文明斷不了。

所以《易經》被稱之為群經之首,是因為《易經》從一開始就已經把事物的來龍去脈,整個宇宙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了。但是這個《易經》是指的周易。而易經的本體的發生,本質是從伏羲時代就有的,所以易經在沒有文字之前就已經存在。

這種易經,它以河圖洛書的這種宇宙空間結構進行了一個表達。同時就有用象數符號進行表達,就是象數符。符本身它是一個能量結構,所以易經實際表達的是宇宙空間的能量結構。只是到了周易以後,它能夠用文字描述出來,表示出來它的這種邏輯關係。

所以第三個能量波就是觀測者,觀測者帶著什麼樣的認知,它就會調製宇宙空間能量,顯化這個人的認知所呈現的像。這叫萬法由心,這也叫相由心生。這也是量子物理實驗的實驗結果與實驗人的意識相關的一個理論上的佐證。所以基於這個這就是我們講的中華文化的特徵。

但是我剛才講到只是它的一個橫向特徵,它的縱向在多維空間的特徵是什麼呢?是投影關係,也就是一維是二維的投影,二維是三維的投影,N減一維是N維的投影,當N趨於無窮大的時候,是一切的投影源。

人類的所有的智慧系統的頂層都是在這裡,它符合:

佛家的無上正等正覺符合道家的無極和天人合一符合基督教的與神同在,迴歸神的國,是唯一

所以整個系統在這個理論體系的框架上,它全都包容在裡面了。

東方智慧恰好是以天人合一看待整體宇宙,這個天人合一的整體宇宙並不僅僅是看我們三維時空中看到的宇宙,但是我們看到的天象是我們的三維和高維的臨界態。

所以伏羲觀天直接看到的是星,就是高維能量進入三維空間呈現的焦點,就像是照相物鏡的焦點一樣。這些焦點,透過這些焦點的能量是從高維來的,所以這些高維能量在空間形成了結構,但是在星空中只形成了它的頻譜面的結構。它們內在,就是更高的境界,它是有結構存在的。

但這裡面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投影關係。低維是高維的投影,高維是投影源,這在我們的解析幾何的時候,在我們解代數問題的時候,都會用到透過公式相減,實現解題思路,公式相減就是減掉變數,就是完成一次投影。

所以這樣的話,橫向的存在和縱向的存在也符合投影關係,也就是簡諧波,也就是正弦波,在一維上傳遞的時候,它是縱波,在二維傳遞的時候就是橫波,就是Sin(x),到三維傳遞上它就是螺旋,所以縱波是橫波在這個線上的投影;橫波是螺旋在二維的面上的投影。

所有的存在也符合投影關係。這樣透過這個邏輯,我們就很容易發現高維在哪了,我們在三維空間看到的一切都是高維空間在這個空間的投影,你只要看到有形的東西就不是投影源。

那麼投影源在哪?投影源在每個生命的內在,所以外在你看到的都不是投影源,只有向內才能找到投影源,所以向內就是高維實踐。所以說實踐檢驗真理的標準,但是三維實踐檢驗三維真理,高維實踐檢驗高維真理。

不會高維實踐,試圖用三維實踐檢驗高維真理,那只是人們在三維的一個侷限,也是一個妄想。就像螞蟻不可能檢驗人的真理一樣,這是我們人類的現代科學犯的一個錯誤,或者一個方向性的失誤。也就是說從下往上認知宇宙。

所以西方的哲學思想的邏輯在現代人的思維裡面,是以三維為基礎,從下往上認知宇宙。認知到量子這個形態的時候,因為量子是有形和無形的臨界態,它是三維和高維的臨界態。所以在三維和高維的臨界態從下往上看到的都是用量子來表達。上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大家看到的是盲人摸象,摸到一點點,一些區域性,但東方智慧是整體宇宙觀,從N維,從上往下,能夠看透看懂所有的能量結果。

所以在這個格局裡邊建構起來的東方智慧,才是東方哲學的根本,而且他對生命意義有了非常明確的詮釋。生命的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維度,就是提升靈魂的高度。這個靈魂的靈就是高維的意思,所以靈界是高維空間,靈魂是高維能量,所以提升意識能量的維度才是生命的意義。

所以東方智慧的本質,從伏羲文化開始,一直圍繞著這個核心。到了周易的時候,把這兩部分做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呈現,在三維的能量的和諧,為縱向提升創造了充分且必要條件。

也就是東方智慧在周易系統裡保持了兩個部分。

一個縱向提升的乾道,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就是去高維;自強不息,就是修無止境,N趨於無窮大。還有一個叫“坤德”。“坤德”講什麼?叫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它指的是高維能量、意識能量、和物質能量高度和諧於當下,它是為縱向提升創造的充分且必要條件。

而在中國的甲骨文裡面,“一”這個字恰好代表的是整體能量的提升和昇華。他叫上化,上化化到哪了?化到高維,已經進入投影源,他就合了。那麼往下,從高往低,它叫下聚,它會聚合成像,所以它要“上化下聚”,代表了“一”的上化的因素。所以中國字的“一”字本身不僅僅是在治病療愈層面。

“一”同時既保持了有上化這部分,同時還保證了一個它上化的基礎,是這個空間能量的和諧。你在這個空間層次能量不和諧,第一,你提升不起來;第二,你提升起來就是邪的。

08 中醫智慧的具體體現在哪裡?

所以前面要加一個中醫,這個“中”是什麼?“中”的一豎,在甲骨文的能量結構裡把它稱之為什麼呢?叫通延,就是上通下延。他往上是通,通到哪呢?通到N維N趨於無窮大,下延到當下。那麼中國的“中”字的中間這個方塊呢?它實際是個圓,他是甲骨文的第三個基本圖,就是一切的存在運動規律都是圓運動,不管是微觀還是宏觀,它是把整個運動規律在整個宇宙的表達他是中正,而且它是一個通天徹地,對中醫本質代表了一個整個宇宙空間持續提升的,提升能量境界的這麼一個表達。

所以有了這個基礎的時候,我們再看中醫在現實中作用的時候,他要創造的是一種現實生命與社會整體的和諧。這種現實的生命和社會的整體能量的和諧,為人類的覺醒,為人類的共同提升創造充分且必要條件。

所以這中醫的妙用在此,所以它中醫治病也好,它是在調製能量平衡,調製能量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透過什麼來調製和諧狀態呢?透過能量最基本的結構,也就是陰陽和五行。透過陰陽,陰陽是正弦波,透過陰陽的平衡達到陰陽和合。當陰陽和合的時候,它會縱向提升創造條件,對中醫的氣一元論是直接從陰陽入手。

同時在人和現實陰陽的最究竟的存在結構中間,有一個五行能量,幫助人們去理解現實所有存在各種能量屬性的分別。各種能量,因為現實物體,所有存在不是隻分了個陰陽的表達,因為它這裡面有很多的陰陽糾纏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有兩個能量波共振最基本的形態,產生了不同性質的天效能量,屬效能量,這就是五行

這五行能量分佈在所有存在之中,所有的存在,所有的規律裡面都符合五行能量規律,就從這個規律裡邊去找到跟我們的整個身體狀態之間的關係,五行它就代表是能和能量的結構能量的規律,所以被稱之為“氣”。所以“氣”並不僅僅代表生命,“氣”代表的整個宇宙存在。

所以剛才睿博先生講到了要找到中醫和現代科學的一個關聯的時候,我們借用科學的語境,借用簡單的科學邏輯,其實就找到了它們之間的這種對應關係。他的名詞名相和邏輯關係與現代人的認知之間,其實它本身不矛盾。

但是終極的思想恰好是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建構對宇宙本體的這種非常明確的認知。不管是存在,還是空間,它的空間是站在N維N趨於無窮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為什麼把N維N趨於無窮大這個境界叫天人合一?因為我們三維空間的存在到第四維變成無窮分之一了,到第五維變成無窮的平方分之一了。就像是平面裡面有無窮多條線,立體裡面有無窮多個面一樣,到了N維趨於無窮大,那個時候整個宇宙空間存在是三維空間的無窮的無窮次方倍。

在這麼大的格局裡面去描述,是真正理解人類的各個智慧取向的終極,也就理解東方智慧所表達的整個宇宙格局有多大。

那麼三比無窮大等於0,四比無窮大也等於0,你到四維,你比他N維N趨於無窮大也是0,五比無窮大也等於0,任何有限數比無窮大都會等於0。所以在金剛經裡有一句話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就是你在任何中間層次,跟最高境界空間的能量相比較,全是0。只有到了無窮大比無窮大這個境界,這個時候它等於,在數學上等於1或任意數,這個“一”才是天人合一。而且它等於一或任意數,這個任意數要在整個宇宙空間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這就是我們所說對道的一種描述。

所以,在這個格局裡去理解中醫的本質,中醫和東方智慧之間的這種緊密的關聯,才能夠真正的看到,在這個時空格局裡面,它的特點是從上往下的整體宇宙觀,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然後決定了人的世界觀,再決定了人的人生觀,最終才能強化到現實的價值觀。

09 現代人被侷限在了低維思維中?

但是現代人的思維,特別是在我們搞的經濟和所謂的經濟,還有商業金融以後,我們用價值觀在評估一切,把所有能標價的東西都標價了。到了人生觀也標價,這個人身家多少,那個人身家多少,到世界觀還標價,經濟發展指數多少,GDP多少,到了宇宙觀沒法標價了。所以東方智慧是宇宙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了人生觀、人生觀選擇價值觀,這兩個思想方法之間有著這麼一種差異。但是西方老祖宗的哲學思想恰好也是從高維表達下來的,但是他的表達只要一開始表達,就已經被三維的人按照三維的邏輯去接納,所以它背後的那部分就找不到了。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進入數九寒天預防感冒